第七章 人选(1)(2 / 3)
“还请父皇息怒,代王尚且年幼,边陲之事又繁杂棘手,钟丞相纵是——老臣,着实也会压力剧增。”
太子的语气温和缓缓,皇帝知道他是宽慰之语,但一听“老臣”二字,还未平复的气息越发浓重,恼怒中更有心痛难抑:“钟家世代忠谨,治政老练……没想到艰难之际竟出了这么一个胆小浅狭之辈,他对得起祖上的盛誉荣宠吗?!”皇帝的重拳击在案上,太子屏息凝听,“如果查明他私心怠政,就算被所有诸侯王指责朕霸权,我也要把他一撤到底!”
一声叹息,在太子心中暗暗长落。
“查明再撤”,想必这是父皇所能说出的最狠心的话了。
钟崐的私心难道还不够明显吗?无视大局自栽赃,让大汉猝然陷入被动,这样的人还不立时惩办,难道还指望他会幡然醒悟,一改自私趋利的本性?难道还指望他以后不再搅局而是尽心尽力地帮着破案吗?!
盛怒之下父皇尚且对代国君臣仍抱有幻想,看来在他心目中最理想的办案方阵仍是依赖诸侯本国,而非汉朝廷主控。
震憾的危机却未让父皇觉察到同样震憾的隐患,如此预判,父皇根本不可能接受自己颠覆寻常的安排了……
遍数历朝历代的帝王君主,父皇的仁慈是无人能及的,重民生重安定,罢田租,废肉刑,放权列侯安享封邑,诸侯王僭越竟反躬安抚……
仁君为父,自己应是天下最幸运最幸福之人,可是常久以往的仁政所积聚的弊端逐渐膨|胀,父皇正在承担,而在未来,也许将承担得更多。
孔子曾说,事父母可以微谏,但是帝王为父,虽为父,更是君,自己不能如普通孩子一般无所顾忌地直抒己见;而虽为君,但更是最亲的父亲,所以自己又不能一边怀着最深重的感情,一边又如他人一般暗自揣测动用心机……帝王为父,不知孔子他老人家会如何建议。
情绪上的无奈却让心中思虑越来越沉重,但是太子知道,每每此时自己最需要的只有冷静。
看着一时语塞的太子,皇帝有些不忍,放缓了语气:“父皇知道你一直是个良善的孩子,这几年涉政更是禀承仁义行|事,连说话都不愿伤人……不过,身为太子,贤德恤顾诚然重要,但还要学习在明判之下应有的决断。”
太子微微一怔,心中不禁一丝苦笑,“诺。”面上谦恭地应道。
皇帝又略加思忖,问道:“依你所知,李遵诚为人如何?”
太子回了回神,不查问证据,而是问及为人,这并不是常规审酌案情的做法。
他清楚,这是父皇已有论断,只是想再听听以自己的角度所见,便不加论证地闲谈一般答道:“父皇您知道,李中尉曾在儿臣门下数年,但之后不便再与儿臣来往,所以,关于他的情况儿臣知之不详,只是与朝廷对他的评价大抵相同,实为守城之将……敦厚有余而魄力不足。”
皇帝微微点头,但似有些失望:“你是看到,这几年北境虽无大战,但时有匈奴进犯也算战事频发,而戍边之将受赏不断,他却很少位列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