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桑木做成的容器(1 / 2)
那夜,一场久违的秋雨落下,伏旱结束,秋凉渐起。
蜀地秋雨总是缠绵。
便是下雨,王秉正也没让自己闲着。回铜牟镇第二天,左钧和王法天在学馆午课,王秉正就披蓑衣,戴斗笠,让一同外出的伙计带他再去镇子周边的山丘沟壑之间考察,看是否有荆条。
果然看到了野地里野蛮生长着的荆条。他找到镇上一家篾匠铺子,画了个大致的荆条坛图样,希望篾匠能为自己编制。
相较于北方,在盛产竹子的蜀地,用荆条编制器物并不普遍,铜牟镇上更无先河。但那篾匠看了,答应试做一下。
“您篾货做得这般好,换成荆条来编,肯定也错不了。”王秉正鼓励篾匠说,并示意,只要坛子做出来,价钱好商量。
在王秉正走后,时近午时,阳气炽盛,雨势稍缓。篾匠叫上学徒,披了蓑衣,戴上斗笠,赤着双脚就出了门。常在深山阅鸟性,对王秉正的需求,多年编制篾器的匠人大致有了底。他要去砍些好的荆条回来。在当地,中秋前后的荆条,韧性最好,可塑性堪比竹篾。
心中惦念着荆条酒坛,过了两天,王秉正一大早又到了篾匠铺。篾匠拿出两个样坛让王秉正验看。那荆条酒坛有两尺多高,圆形,长颈,跟正常酒坛大小相近。由于篾匠在编制前都用锲刀将荆条剖开,坛子外观的精美及内壁的平整程度,都远超王秉正预期。
“好,好,就是这样子的!”王秉正翻看把玩,有点爱不释手。他最后选定其中器型略方,容量稍大的坛子说:“照这样子做。你看,一个得多少钱?”
篾匠在心里嘀咕盘算半天,试着报价:“包括荆条、工钱在内,一个得要一百二十个铜钱。”他的底价其实是八十铜钱,但按一般小生意的规矩,先多报五成,以防买家讲价。
不料,王秉正并未还价,而且,开口就要一百个。
这完全出乎篾匠的预料,他激动地保证:“请掌柜的放心,再做,保证比这两个样品更好。”
听闻此言,王秉正当即拿出了二两银子做定钱,要篾匠加紧赶制。谁知篾匠却不收:“这还不到中秋,荆条刚开始停止生长,水分还重得很。要编出的坛子好看、结实耐用,砍回来的荆条必须阴晾脱水,处理后才能编制。昧心活我不会做,掌柜要是实在要得紧,这活我就没法接了。”
听篾匠这么一说,王秉正觉得非常在理,就问:“照你说的,这一百个坛子,要多长时间?”
“少则一个月,多则一个半月。”篾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