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1 / 5)
在慧兴大师面前放了豪话,回到家中的李煦和觉得似有不妥。可他转念一想,觉得好像又没有什么不妥。国家已到了非常时期,此时,敢于担当的以他李煦和为代表的六安人不站出来,谁站出来?
他坐在书房,摇着一把还是宋朝传下来的扇子,一本他从市井淘来的书深深地吸引了他。书中叙述的有大唐风骨之称的颜真卿的故事让他有了新的感悟。
安史之乱爆发时,唐玄宗和朝廷毫无思想准备。
唐朝三分之一的军队都掌握在叛乱者安禄山的手里,唐玄宗着急而又凄楚地问道:“河北二十四郡,难道没有一个忠臣吗?”回答这个询问的,居然是一位书法家。
颜真卿在当时,和哥哥颜杲卿都是安禄山管辖下的太守。颜真卿首先起兵,发表了讨伐安禄山的檄文,并且在一天之内召集了一万多士兵。由于他的号召力,黄河以北的反安禄山力量都纷纷靠近他。很快集中了2万军队,他还被推举为主帅。
身在山东德州的颜真卿要与身在河北正定的哥哥互通信息,联络人就是颜杲卿的年轻的儿子颜季明。通过颜季明的联络,颜杲卿也举旗平叛。
安禄山攻下了颜杲卿所在的城市,逮捕了颜杲卿,用最残酷的刑罚对付这位了不起的英雄。随后,颜家三十几口人被杀害。
在几乎全家喋血的情况下,颜真卿仍然坚持领导队伍攻打叛军。这个仗很难打,因为临时召集起来的人缺乏战斗力,而且当时唐王朝的战略有误,所以他们只能边打边走,慢慢向当时正在陕西扶风的唐肃宗靠拢。最后,两方终于会合了。
颜真卿举兵讨伐安禄山时46岁。过了28年,谁也没有想到,74岁的颜真卿又接受了一个使命。
安史之乱以后,各地的军事集团“藩镇”开始各自称王,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其中,河南许昌的李希烈,公然和唐王朝叫板。
当时的皇帝唐德宗想来想去,觉得没有实力去打李希烈,能够做的只是劝诫和安抚。这个重任交给谁呢?皇帝想到了颜真卿,其理由非常充分:第一,颜真卿是打过安禄山的头号功臣,完全有资格教育李希烈。第二,颜真卿年高德劭,又是文化名人,李希烈能把他怎么样?
皇帝的提议遭到了官员们的反对,然而,颜真卿自己认为,这是他义不容辞的职责,毅然决定前往。
李希烈在城外摆出一个阵势来,企图把颜真卿给镇住。颜真卿根本不在乎,反而把李希烈给镇住了。李希烈开始还希望颜真卿能做他的军师,颜真卿说,我来就是要解决你这个问题的。李希烈下令把颜真卿推到烈火前,颜真卿面不改色。好几次又把他推到土坑前要活埋,颜真卿毫不屈服。于是,李希烈把他关在一个破庙里。
在虎狼窝里,颜真卿生活了将近两年,他不断地劝诫李希烈,阻止其谋反。后来,朝廷在其他地方采取行动,杀了李希烈的弟弟。李希烈为了报复,缢死了颜真卿。遇难的那一年,颜真卿已是76岁。李煦和想,他用生命捍卫了大唐文化的最后一丝尊严,也为中国文人在政治灾难当中的人格作出了表率。
不紧不慢的敲门声将李煦和从沉思中拉了回来。李煦和拉开门,见门口站着一位形容枯槁的老大爷和一位面呈菜色的年轻女子。
“老人家,您这是—?”
“我想问一下,”老头子的声音和身体一样颤抖着,“您是李大老爷?”
“在下李煦和。”
老人和女子“扑通”一声,齐刷刷地给李煦和跪下了。
李煦和一边将两人扶起,一边想,这两人可能是要饭的,原先,要饭的很多,这几年已很少见了。李煦和请两人进屋,吩咐家人给两人送过来吃的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