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零二章 精兵(2 / 2)
四川尤其是川北与成都,是无人、无粮、无兵、无官的四无状态。
当下府北灌域六县在南离率领一众文武的努力下,刚刚稍复一些生气,但也根本支应不了几万大军出征。
若这时节便出马一条枪去围潼川,征兵征夫之下,不仅今年的收成荒废了,只怕过秋便会荒年重现。
在南离与詹天颜、范文光、路宏蜀商议后,已经确定,川北要做的,就是利用这个窗口期,积蓄实力,与敌人赛跑。
南离与三镇四方的这几位文武商议出来的第一件事就是精兵简政。
这个事的目的不是简单的减少兵员,恰恰相反,年前遭了损失的赵荣贵正急需补充兵员。
南离以吴三桂还有川北六路绿旗为例子,尤其是赵荣贵相对熟悉的原明军陕兵出身的严自明、左骧为例,分析了清廷汰弱留强、强化绿旗兵马的办法。
李国英率六路总兵,马步战兵总额按敌情估算下来万余而已,就守住保宁有余,面对川南川东明军各镇每一路的号称数万甚至十数万的兵马,时不时还能主动出击,攻取城池,清廷精整政策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而赵荣贵到了成都府北驻扎,需要补充兵员,却不能恢复以往那种千把百精锐家丁做核心,靠号召力鼓动数万各路杂牌人马东挡西杀的状态了。
以府北六县如今的产出,那样也实在养不起。
南离与之商定了一个计划,半年内将赵荣贵辖下的马步战兵恢复到五千人马,一年内先维持这个数字,遇有战事需要民夫、乡兵配合,由南离这边组织调拨。
南离自己本来已经扩充到了五营近两万人,也进行了兵力配置的调整。
这种为了应付当时的川北战事而过快的扩充,也带来了严重的副作用——就是战斗力的急剧下降与后勤供应的负担急剧加重。
对于川北结盟的三镇四方来说,依靠的主要机动野战力量显然只能是南离的邛州镇五营与赵荣贵的陇南镇。
因此商定由詹天颜、朱化龙自松潘、茂州抽点、招募有马、无马的蛮丁,主要是充实赵荣贵那边,龙安所能收拢的残兵溃卒,也是补充赵荣贵,尽快改变其所部百人总兵、十人参将的状态。
南离这里,反而对邛州镇五营进行了精兵化调整编制。
这个策略不是单纯的汰弱留强,而是每营保留两司兵马,保证日常训练,将精锐兵员、完好的器械甲胄优先集中到这两司里以保证精整完备,随时能够拉出去应急作战。
其余三司不管是缺额还是缺械,不具备条件只能就此先瘸着,首要任务是屯垦和分散下乡。
毕竟搞屯垦的话有组织的部队比散乱的乡民要有力的多,三义盟的铺开扩张远未达到南离所期望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