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零三章 简政(1 / 3)
第303章 简政
精兵的同时就是简政。
按照自嘉靖、万历年延续至今的体制,虽经战乱波动,依旧保持着省、府、县加各道的行政体制,而且这个体制也被入关的清廷继承和应用下来。
比如整个四川行省,被划分为上川南、下川南、川北、川西北、川东、夔东六道和成都府,往昔太平年月只有分巡、分守、兵备各道,设按察使或巡按御史掌事,结果到了永历年,整个四川除了督师大学士吕大器,川陕总督樊一蘅之外又加了川北总督李乾德,各道还都设巡抚,叠床架屋,各行其是,不能统一调派,又与各地勋镇军阀搞得或勾结或构陷,闹得乱七八糟。
对于这种行政体制,南离不想大张旗鼓地更动,毕竟这种来自行在的任命有着大义的名分,南离要的是做事。
比如范文光,名头是上川南巡抚,可上川南道的杨展、曹勋、赵南离谁会要他行使政令,不是南离找他出来到成都府北灌域六县,他的威权范围仅在于洪雅县小小城池之内,连乡村都下不去。
堂堂永历朝廷的巡抚名头在乡村的行政威望连昔日陈登皞、向成功这样半匪半民的土豪都不如。
詹天颜则好许多,毕竟他在川西北任知府时就声望颇着,蕃汉百姓、土官流官都很信服,也才能募集蛮丁,保守松潘。
路宏蜀也还好,那是自己简拔出来的,但是范文光、詹天颜如何行政,就得互相商议了,这是对个人也是对朝廷尊严的起码尊重,这一点对于文臣来说,非常看重,几乎就是能否合作的基础。
临近三月中旬,南离乘着夏收之前齐聚议事的机会,与范文光、詹天颜、路宏蜀一起商议如何更动行政体制。
因为詹天颜行政经验最为丰富,南离与之私下讨论的也是最多,而路宏蜀作为后起之秀,显然更有冲劲。
最后与一众明廷官员的商议下,一个巡抚牵头,县政为基的大体格局最终在南离的辖区汛地实行开来。
这个行政格局的核心就是县政,一切围绕加强县政而运转,官吏配置也尽量下沉到县。
围绕一县的抚民、渡荒、复垦、丈地、重定黄册,到收获时节的夏秋催收、存储、转运,都要在知县衙门办结。
县之上不设知州、知府,直接就是以道为界,巡抚视事。也就是大城再有知府、知州只管自己那点城池事务了,至于散州知州,本就是县官一样。
巡抚直接稽核县官,向南离这里汇总,此外将原设各道权柄抓于一手,尤其要办理乡兵集结、募兵点选事宜,以便为野战部队提供源源不断的兵员与粮秣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