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心的距离(2 / 2)
一件事物由好变坏,除了事物本身的发展规律之外,还在于表达者的传递。
很长时间来,有一个比较流行的词:细思极恐。
这个词包含着两层意思:一种是显性的——对一件事过于细密的思考,会越想越恐惧。隐性的是——如果不去那么精细地思考,就不会太恐惧。
为何人有时会情不自禁地细思?这其实是一种思维的渗透。而这种渗透往往源于对某些人言的过于相信。
这种信赖不是一种普通的水平,而是超常的。而这种非常态,又是一种迂回曲折的心理历程。
还是源于前面章节中所述的“人格偏离”。
一个男孩的本能,具有除母亲之外的排他性。当这种排他性因某种特殊原因而丧失,会导致母子之心的迷失。
就如上例中的某君,一开始对某个工作环境有种本能地抗拒。但后来因为适应和依赖,导致应有的正常抗拒之心都已丧失殆尽。这种情况下,就像一对处于平衡反向的力,如果抗拒力突然撤消,就会对另一种力的入侵不设防。
之所以细思极恐,就是因为对曾经抗拒过的人,因过于信赖而完全放弃抗拒,导致对他所传递的负面情绪完全失去了抵抗力。这也是为什么:对于同样一件不好地事,在曾经的某个时候,听别人讲起来就像是朦胧的梦呓一般,与自己擦身而过;而在后来听起来就如此真切和清晰,就像发生在自己身上一样。
这就是一种心的距离,在吸纳和推离。
溯其源头,还是类似在前面所述的遥远记忆:首先是母亲带孩子去学校参加某个活动,后来因陌生人的“诱导”,遭遇“白光”惊吓短暂晕厥,造成一段有关母子连心的记忆空白。
所以,当人们因外界因素的感染,对一件坏事无限夸大,感到绝望时。应及时清理那些吸纳的负面描述,让心回归遥远和初始的状态。单独面对那件坏事本身,或许并没有那么可怕。
可能有人会问:如果事情真有别人描述的那么可怕呢?
如果果真如此,情愿认命。因为一个人降临这个世界,最初的心总是充满美好和向往的。这是宇宙和生命的规律。不会因为某些强势的人的意志,而改变这种规律,扭转对世界和事物的美好之心。或者说,不管面对多强势的人,本原的美好之心也不该为他负责,或为他所左右。因为这是自然法则所赋予的。如果是自然不容自己了,也是自然的归宿。
又如某君,从小有一种偶尔在野外方便的习惯。那会给他一种自由自在、了无约束的快感。
但是后来,因为涉世已久,接触了太多五花八门的观念和措辞。而真正老实的人,往往会被严厉的措辞所误伤。以至于某次因条件限制,在野外方便时,突然想到:如果这片地方是某个逃犯经过的地方,而自己又在这留下了“物证”,会不会被当成逃犯的同党给抓起来?越想越害怕,仿佛在一瞬间:自己成了人人喊打的罪人,所有正义完全走向了他的对立面,身心似乎已经带上了沉重的枷锁。
但他后来用记忆唤醒了无条件地自信:自己小时候把这种事当成天经地义的快乐之事,怎么现在莫名成为罪过了?
不信!绝对不信!
这就是一种本能地直觉、至高无上的自然法则赋予的无条件信心、最真实纯净的自我。这比任何外界地转移和安慰都要治本;也不会被外界的危言耸听所撼动。
如果事情真的到了那一步,除非是自然和生命法则给他的归宿,也绝不相信是以他人的意志为转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