珀波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随笔文浩 > 《诗经》赏析:〈驺虞〉

《诗经》赏析:〈驺虞〉(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从一人之下开始修炼 全民神国之大时代 重生第一嫡女:绝宠世子妃 天关漏 斗罗之九极斗罗 将军驾到! 幻域游戏世界 龙族补完手册 EVE:从萌新做起 赤心如梦

在中国古代,特别是先秦时期,人口数量还很少,大部分的土地都没有开发,耕地面积也很少。山野中聚集了大量的禽兽,禽兽破坏耕地、冲击屋舍及伤人吃人事件时有发生。人是万物之灵,动物是为人的生存而造就的。当一些动物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时,那这些动物就该杀。我们都听说过武松打虎的故事,大家也都认可这是见义勇为的好事情。这件事情可以说明一个问题,即使是到了明朝(《水浒传》是明朝的人写的,古人的观念还是这样的,当动物威胁到人的生存环境时,那么杀死就杀死了。

因此,《礼记.王制》中有以下规定:天子及诸侯国君,只要国内没有重大事情发生,每年必须举行三次田猎,第一,田猎之后的收获,有部分可以为祭祀的供品;第二,可以成为招待宾客的食品;第三,可以丰富天子及诸侯国君的膳食品种。在没有战争和凶丧的情况下也不田猎,那就叫做不敬。田猎时不依礼而行随意捕杀,那就是作践上天所造就的生物。田猎的规矩是:天子打猎时不能四面合围,诸侯打猎不围杀成群的野兽。射杀野兽之后,天子要放下指挥的大旗,诸侯要放下指挥的小旗。大夫射杀野兽后,就应命令协助驱赶野兽的副车停止驱赶。大夫的副车停止驱赶之后,百姓开始田猎(依照原文翻译[2]。

而这三次田猎一般都选在农闲的时候。孔颖达在注疏中还说明了田猎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一岁三时(每年三次分不同季节的田猎。猎在田中,又为田除害,故称田也。”文中的“田”是指野外,“为田除害”其实是为民除害,因为先秦时期人们祭祀及吃的蔬菜都是去野外采摘的,如果野外的禽兽不定期做一些清理的话,人们去野外干活就会有危险,“田猎”即指野外打猎。

〈驺虞〉是与《易经.比卦》第五爻对应的一首诗,它不仅说明了天子田猎时所应该遵从的规矩(礼仪,举例说明了〈比卦〉第五爻的内涵。它还是一首预言诗,说了一个天机。笔者先讲〈驺虞〉这首诗字面上的意思,然后在结语部分讲那个预言及天机。

《易经.比卦》第五爻的爻辞:“九五,显比。王用三驱,失前禽。邑人不诫,吉。[3]”周朝时期,天子举行田猎活动时,必须采用“三驱(三面驱赶野兽”的规矩。现代学者普遍理解为,天子在田猎的时候,令人三面驱赶野兽,杀了三面的野兽,而放过自己前面逃跑的野兽,并认为这就是“网开一面”的意思。这样理解对吗?

下面我们结合〈驺虞〉的赏析来理解《易经》的这个爻辞。

彼茁者葭,壹发五豝,于嗟乎驺虞!在那些葭草初生的春季,(天子田猎时对五只成年的野猪只射出一发箭矢。多么仁义的驺虞啊!

“王用三驱”(《易经》或“天子不合围”(《礼记》,这是天子田猎时规定的做法;那么“三驱”的具体做法是如何?为什么出现了五只野猪才射出一箭呢?这一箭又是射向哪一个方位呢?“五”除了与《易经.比卦》的第五爻对应之外,还有什么内涵呢?

古人在十三经注疏中说出了其中的秘密。三国时期的经学大师王弼在《易经》注释中云:“夫三驱之礼,禽逆来趣己则舍之,背己而走则射之,爱于来而恶于去也。”孔颖达《易经正义》曰:“为三面着人驱禽?必知‘三面’者,禽唯有背己、向己、趣己;故左右及于后皆有驱之。‘爱于来而恶于去’者,来则舍之,是爱于来也;去则射之,是恶于去也。”(文中的“趣”是“左右”的意思

简而言之,如果此时以天子为中心,天子面朝北,天子的左右为西向和东向,背后为南。三面让人(虞人官驱赶野兽,也就是从左右(西东方向和背后南方,这三个方向将野兽向天子所在的中心驱赶,留下北方无人驱赶。西、东、南这三个方向的野兽因为被人驱赶,所以只能向天子这个中心靠拢。而北方的野兽有两个去向,一个是向天子这个方向跑来,一个是背向天子往北逃去。天子的这一箭是射向往北逃去的那只野兽。因此王弼云:“背己而走则射之”;不管是西东南三个方向被驱赶过来的野兽还是从北方自己跑过来的野兽,都表示来归附于天子,这些野兽均放过不杀。只射那只背离天子往北而逃的野兽。因此孔颖达曰:“来则舍之,是爱于来也;去则射之,是恶于去也。”

这就是“王用三驱”及“网开一面”的字面意思正解。而且,通过笔者前面的讲解,我们也能知道“壹发五豝”的意思了,也就是从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向天子跑过来的四只野猪全部放过(有三只野猪是被驱赶过来的,一只是自己从北方朝天子跑过来的;“壹发”是射向背离天子向北而逃的那只野猪。

那么,“王用三驱,失前禽”中的“失前禽”是什么意思呢?这是说,本来准备向北而逃的野兽,发现其它三面的野兽被驱赶到天子的木辂车[4]附近后都没事,结果也都掉头向天子这个方向跑过来,天子的前方无背向而逃的野兽,无可射的野兽,故为“失前禽”。王弼云:“故其所施,常‘失前禽’也。”田猎的过程,其实是驯化野兽的过程,野兽被驱赶到天子的专车旁,发现天子仁慈地看着它们,没有丝毫的杀气,它们也会以不同的方式向天子示好。其实禽兽均可驯化,看用什么方法而已。天子田猎的最高境界不是杀了多少野兽,而是“失前禽”,一只野兽都没杀,全部接受驯化后放归自然,经驯化过后的野兽,不会再主动攻击去野外干活的老百姓。《史记.五帝本纪》:“(黄帝时播百谷草木,淳化(驯化鸟兽虫蛾。”依礼田猎,是上古圣王传下来的驯化野兽的方法之一。

孔颖达疏曰:“此假田猎之道,以喻‘显比’之事。”孔颖达的意思是说,用田猎所必须遵从的礼仪来比喻(显比天子的施政方略,仁慈与威严同在,以“三驱”借喻道德教化和刑罚制度,不需要征伐(失前禽,就能让四方诸侯纷纷来归附,天下的百姓也不需要对天子及朝廷有戒备之心(邑人不诫,所以天下太平(吉。

我们重新读一下《易经.比卦》:“九五,显比。王用三驱,失前禽。邑人不诫,吉。”我想各位读者已经能够理解这一爻辞的字面意思。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哈利波特与乱入的少年 哈利波特与亚希伯恩 我的轮回大世界 您的黑粉已上线! 故事新编 天赐萌宝 宠物小精灵之精灵猎手 灌篮之数据生涯 罗布泊之咒 夜行者:平妖二十年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