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格竹”非“格物”(2 / 2)
言下之意就是说,天地间万事万物当中都有理存在,所以每个人都应该踏踏实实地去“格”天下之物,明白其中之理,然后等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时,就会豁然开朗,发现殊途同归、万理归一的超凡境界。
通俗点说,就是想要通过量变来最终引起质变,从而达到脱胎换骨之效。这也倒也有几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感觉,儒道佛在发展过程中虽然充满了竞争,但是他们其实一直在彼此借鉴来完善自身。
这样的认识可以说是朱熹思想体系的核心理论,程朱理学起源于北宋程颐,在朱熹手上发扬光大,靠的就是这样一种“理一分殊”的理论体系。其实这种理论最初源于佛教的华严宗和禅宗,后被朱熹所借鉴采纳。
所以,按照朱熹的理论,他如果本人来格竹子的话,他会从外形到形态再到脉络种种特征,然后进而可以感知其生命形态,体悟其中所蕴含的道,作为自己前进道路上的基础。
看竹子,不但是美的享受,也是一个用竹子激励自己品格的方法,发现了竹子的特点并用它砥砺自己的品格,才可以算是“格”过了竹子。孔子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可王阳明是怎么做的呢?很明显,他太冒进了!
朱熹的想法是,格竹子得到竹子的道,这样就算达到目的了,可是,王阳明却是想从格竹子一事中一步登天,超凡入圣。而这,就与圣人之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了。
所以说,王阳明可以说是完全曲解了朱熹的意思,他的这种做法与其说是儒家的“格物”,倒不如说是禅宗的参禅,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来一举达到“明心见性”之境,进而见性成佛。
可是,据太康的记忆,王阳明格物乃是他第一次会试后不久,彼时的他的悟性积累等等毕竟还难以达到那样一种可以“顿悟”的地步。
并且,禅宗思想中更讲究悟性,也就是要“用意不用力”,可是王阳明明显是“力”有余而“意”不足,这样一来,失败也就在所难免了。
实事求是的讲,朱熹错了吗?其实不然,只不过其思想随着时代的变迁、随着统治阶级的操纵而难免会出现一些偏差与局限性,正如王阳明的心学在明末也出现了种种乱象,只注重内心不注重实践、只注重个人自性的解放而导致空谈之风盛行。而这一切该归咎于王阳明吗?显然同样是不能的。
因此,对于事物还是应该保持一份理性的认识。
正如《周易》中所说,“唯有变才是不变之理”!
太康喃喃自语:“格竹非格物,唯易不易!”不禁也升起了去意。
“什么?”朱洵在一旁没有听清。
“没什么,朱老先生,贫道在书院叨扰数月,获益良多。”太康行礼道,“但天下无不散之筵席,贫道也打算要告辞了!”
“既然道长有了决定,老夫也不强留道长。毕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朱洵很豁达,没有寻常老人那种惜别之情。
“但临别之际,贫道有一样东西要送予先生,还望不要推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