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格竹”非“格物”(1 / 2)
红尘一骑露华香,不管卢龙道路长。
谁信御前供玉食,不呈妃子不先尝。
紫阳书院门前,太康和朱洵目送王守仁夫妇离去,渐行渐远成黑点。
太康青衣负手,想着经过自己这么隐晦地提示,不知道王守仁会不会提前开始研究他的“心学”。
太康觉得可能性不大,虽说其有圣人之姿,但如今少年意气,加上新婚燕尔,正是人生得意须尽欢的时候。
《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徵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太史公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也写到:“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可见只有经受苦难,磨砺身心,最终思想才能极尽升华!
王守仁的父亲王华乃是状元之才,而王守仁本身还没有经历屡次科考而不中;也不曾经历宦海坎坷、龙场被贬;更无平逆乱、定风波的感悟。
所以要想达到他历史上自己的鼎盛时刻,还是遥遥无际。
就拿他“格竹”一事来说。
王阳明确实是一个实践主义者,对于一门理论是否具有可行性,他都会身体力行地通过实践去检验这是否是真理。
而格物一事自然就是证明了所谓的“格物致知”似乎就是个闹剧。但是,王阳明的失败,真的都是因朱熹的学术所误导的吗?
这个锅,恐怕朱熹决不会背,因为,王阳明从一开始,就错了。
首先,格物致知乃真正的圣人之学,非朱熹所创。
《大学》里有“八条目”,其中的八条目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很明显,格物致知那是一切的出发点。但是王阳明的错误在于他并没有理解朱熹思想的真谛。
而朱熹对格物的解释是:“格物之‘格’乃‘尽’之意,穷尽事物之理,是为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