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五章 台弯府(2 / 4)
好书推荐:
斗罗:我的武魂是神龙尊者
盗墓:我,上三门的军爷
绑定系统后我在诡异世界里封神
晚唐:朕的儿子不是末代皇帝
阳明路
娱乐:我不想努力了
海岛求生,她在木筏当高能吃播
看夕阳落下枝头
钢铁黎明
红楼如此多骄
只不过,这两个防弊手段一经出现,就引得很多诟病。
比较有名的,顾炎武就认为糊名、誊录让考官只能通过一篇文章来判断考生,而忽视了考生个人道德品行,选出来的可能并非众望所归的人才。
清末,刘坤一、张之洞也曾主张废除誊录,认为无害于取材而有益于防弊。
且誊录过程中,讹脱毁失,作弊改窜,大省尤甚,万卷笔迹考官无法一一辨识。若欲舞弊,仍可藏关节于字句之中,故防弊实不在此。
大明新朝乡试考官都是中枢下派,自然不存在认出考生字迹。
高凤翰在满清这边几次三番考不中,好不容易推荐做官。还被官场斗争卷下大狱,散尽家财后才勉强保命。
却不想,到了大明新朝,居然中了。
看着放榜上自己的名字赫然在列,哪怕是倒数第二名,高凤翰还是忍不住痛哭流涕。
刘统勋上前笑道:“高兄长,如此大喜哭啼什么。来,你我一道寻个酒楼,好生醉饮一番。”
说罢,补了一句:“小弟请客。”
虽然两人名次差了不是一点半点,但刘统勋可不会随意小瞧同中的任何人,就算小瞧也不会表现出来。
明清乡试平均一省也就录取一百人上下,偏远穷困省份,比如贵州甚至不到五十人。
如此稀少的人数,刨去明清时期的关系户,每一个中举的考生都算是才高八斗,人中龙凤了。
高凤翰与刘统勋并非两人,还额外相邀了十数人,都是同科中第的同窗,就找了处酒楼在里头喝酒庆祝,顺带勾连关系。
官场人脉,往往在这个时候就已经开始建立了,甭管几人成功走进官场,总归没有坏处。
有人欢喜,就有人恸哭。
哭的人中,不少都是被取缔了功名的伪清秀才、举人老爷们。
这还真不是朱怡炅故意打压这些人,也有想过要打压,但朱怡炅打压的都是思想。
只不过,这些人不信邪,不愿意去学历算,甚至对新朝新政抱有怨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