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新物件(2 / 2)
崔达咬咬牙说道:“要!有钱不赚王八蛋!不过您得等等,我先把铁挖够了再把铁交出去!”
“嗯?你大哥研究明白了?”杨帆感兴趣的说道,他自己懒得干活,就打发别人去,崔达的大哥崔胜就是杨帆的打工仔。
崔达老实的说道:“前几天他来信了,有了您的图纸,还有公孙家的工匠帮忙,他已经把模型建好了,可是不管他扎得如何紧,还是有气体泄露,用牛筋熬成胶堵住虽然能用,但是用不了多久问题又出现了老问题,而且牛筋还贵,他让我问问您,有没有什么办法,听说李泰可以用铁管发射铁球了,虽然小,威力也不咋地,但是已经看到了希望,再改进一下就行了,所以他现在有些着急。”
“说多少遍了,研究科学一定要戒急戒躁,失败是他成功他老母,总有一天会成功的,对了,你大哥实验过了没,能有多大的拉力?”杨帆给他灌鸡汤的说,还顺带问问情况。
火炮与火车对现在的杨帆来说太重要了,一个是李二需要的,一个是他需要的,要想富先修路,上生孩子多种树,这是常识。
唐代是典型的农耕社会,而且东亚大陆频繁发生的天灾,与李二那个燥动的心加一块,大唐百姓想活着都难,要想富裕,想建一座比长安规模还大的城市,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这么说杨帆就永远没退休那天,这让他怎么能忍?不还想乘着年纪来好好享受来之不易的新生,可不想浪费在这对于他来说,没多大意义的事业。
人生短短几十年,有人想活得轰轰烈烈,过日子就像打仗一样,那就有人想把日子过得平淡些。
杨帆就算这种,他现在已经实现财富自由,虽然还没有说不的权利,但他在努力,当他新城建好之日,那就是他跟李二得瑟之时。
崔达抱怨的说:“您又忽悠傻子了,我们都吃多少次亏了!您就不能跟我们交个底吗?真是的。”
杨帆望天,这年头,傻子都不好忽悠了,讪讪的说:“那你先说说有多大拉力?”
碰上这么一位老师,崔达也是无奈,悠悠的说道:“他说上牛筋胶可以勉强达成您对蒸汽车的最低要求,能拉起三节车厢,跑得跟马差不多快,可是又不能长久,不然胶就裂开了,不上的话,他也不知道,因为后面的车箱没走。”
“哦呵,不错哦!你大哥好样的!你看看,这么快就整出来了!再看看你们,连个像样的房子都没给我造出来,让我老人家住这破棚子!”杨帆夸赞道,这已经很难得了,不,应该说是奇迹。
崔达闻言瞬间上头,这不是欺负老实人嘛!他来这后就像没了手脚一样,吃住都要人侍候,还敢埋怨他们办事不利,这能忍?
没好气的说:“我们也不差好吧!您不看看您到这之后干了啥,我们又再干啥?而且您比我才大一岁!”
杨帆装十三的说道:“回忆若能下酒,往事便可作一场宿醉,醒来时,天依旧清亮,风仍然分明,而光阴的两岸,终究无法以一苇渡航……”
“啊!”崔达更生气了,打断了杨帆的装十三,杨帆什么文化水平他太清楚了,刚开始还给他唬得一愣一愣的,认为他跟了一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强大老师,可相处久了,知道了他连诗中提到的地名都不知道在哪,意思也大相径庭,这就有意思了,他们很肯定杨帆是盗用他师门长辈,也就是他们师公的诗。
杨帆对此也表示无可奈何,谁闲的没事去记地名啊,而且还是对比古今的,诗的翻译就更有意思了,这有点像高考选某个出名的作者的文章,而出的题连那个作者本人却不会做一样,当初课本教的跟着帮古人理解的跟本不是一回事。
见杨帆停下,崔达继续说道:“老师!你懂这诗的意思吗!你就拿来用!这次我大哥可倾尽所有才把事情办到这地步,要是失败了,后果很严重的!”
杨帆好奇的问:“会受到家规处置?是吊起来抽?还是节食?或者断钱?毕竟那么大量的铁,相信崔家拿出来也够呛。”
这话就像一盆冷水,把崔达的一身怒火浇个通透,惊讶的问道:“啊?您不生气?不不,您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