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7章 修真体系(1 / 1)
其特点是发病突然,不借口开话,如用医疗手段治疗可以缓解,其后一般转为慢性病症,现代医疗手段不能根治。道教对此有特定方法治疗,如退三尸符咒,使之当时离体,次日痊愈,不再复发。
至于各类文学读物常记载的所谓“鬼魂附体”导致人出现“特异功能”,或记起所谓“前世”,或妄称神仙菩萨附体,或称冤亲债主来缠等各种状况,这实际是妖邪附体,与“鬼”是不同概念,妖邪是有智慧的,且性狡诈,常冒充鬼侵害人,若不能明辨,常出现误诊误治。
民间传说的镬身鬼、针口鬼、食吐鬼等36种鬼,就是妖邪幻化出的假象。最典型的情况就是,用一些方法“送走”后,过段时间又复发,始终不能断根情况,则是妖邪冒充“鬼”,这就需消除妖邪,方能根治而不复发。
妖邪,意思是指妖异怪诞;鬼怪神祟及其危害;能用邪术害人的妖人;喻奸佞之人;犹夭斜,袅娜多姿。
汉王延寿《梦赋》:“嗟妖邪之怪物,岂干真人之正度。”
晋朝陶潜《搜神后记》卷七:“宋襄城李颐,其父为人不信妖邪。”
明代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三回:“却说李傕平日最喜左道妖邪之术,常使女巫击鼓降神於军中。”
晋朝干宝《搜神记》卷二:“正月上辰,出池边盥濯,食蓬饵,以祓妖邪。”
《隋书·艺术传序》:“医巫所以御妖邪,养性命者也。”
清代林则徐《晓谕粤省士商军民人等速戒鸦片告示稿》:“是比诸盗贼之用闷香,拐带之用迷药,妖邪之用蛊毒,以攫人财而害人命者,殆有甚焉。”
太平天囯洪秀全《吟剑》:“擒尽妖邪归地网,收残奸宄落天罗。”
宋代苏轼《荷华媚·荷花》词:“每怅望,明月清风夜,甚低迷不语,妖邪无力。”
宋代陈与义《清明》诗之一:“街头女儿双髻鸦,随风趁蝶学妖邪。”
云笈七签卷之八十记载:上尸青欲,自号彭倨,变化九种,鸟头蛇躯。混沌无心,或沉或浮。贪欲滋美,华色自居。走作魂魄,司人过咎。断人命根,气散神游。放浪三宫,小虫无劬。
中尸彭质,号曰中黄。爱欲自居,依腹逃藏。沉浮变化,形无常方。执人魂魄,走作三宫。赤子驰竞,使人发狂。欲性丧神,罪由小虫。
下尸彭矫,贪欲自荣。白色混沌,体无常形。依人两足,亢□动人情。言白得失,走作魂灵。三宫扰乱,赤子不宁。
这是说明了三尸对人的危害。从而对人一生中为什么会出现各种贪婪、各种丧失良心道德、各种食色贪欲的现象提出了描述和解释。可以说是古代道家在人的行为的发生原因做出的卓越贡献。可以与今天的科学研究相对应。比如,下尸的存在可以对应今天的流行语言“下半身动物“,在道学里的解释就是彭矫过于壮大,导致人的理性思维出现混乱,从而做出冲动不明智之举。为了应对这些现象,古代道家研究者提出了应对办法。方法之一就叫守庚申。
守庚申,炼丹术术语。乃起源于道教避三尸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