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8章天师世系(1 / 1)
张道陵为天师派第一代天师,所以在道教中被尊为祖天师。天师职位的继承采用世袭嗣教制度,祖天师化去后,由儿子张衡接任,史称嗣天师。张衡化去后,又由子张鲁接任,是为系天师。到了第四代孙张盛时,回归迁居江西鹰潭龙虎山,子孙世传其业,一般称第几代天师,统称张天师。
龙虎山天师府,一般称嗣汉天师府,位于jx省yt市贵溪上清镇,道教正一派的祖庭,也是元明两朝管理道教事务的办公机构。
传说从东汉时期道教的创始人张道陵在龙虎山炼九天神丹伊始,张氏子孙在龙虎山承袭了六十三代,历经一千九百多年,是华夏一姓嗣教时间最长的宗派,曾被元世祖忽必烈官封一品,天师府被称为“龙虎山中宰相家”。
“正一”意为“正以治邪,一以统万”。正一道又称正一派,其始祖是汉末张道陵及其开创的“正一盟威”之道,又称天师道,称张道陵为祖天师或老祖天师。至元成宗元贞元年张与材被嗣为第三十八代天师,袭掌江南道教,大德八年授以“正一教主,主领三山符箓”,后又授以“金紫光禄大夫”、封留国公、赐一品金印。从此,天师世系均以“正一教主”身份出现,并统领江南阁皂山、龙虎山、茅山等三大符箓道派,此后除《道德经》外,《正一经》亦为主要经典,以符箓斋醮、降神驱魔为主要宗教活动的如神霄派、清微派、东华派、净明派、太一道等等均称正一道或正一派,与金元出现的全真派并列为道教两大教派。
张道陵之孙张鲁在曹操远征巴蜀时受其官职封赏,随其到了内地,天师道徒几万户被曹操安置于长安、洛阳、邺城等地。天师道始在内地传播。很多贵族加入天师道,如王羲之,祖辈从汉魏之际即信仰五斗米道。
南北朝时,北朝有寇谦之、南朝有陆修静对天师道进行了改革。寇谦之出身于贵族家庭,祖辈几代信奉天师道。他自幼学道,后跟随道士到华山修道,最后选定嵩山作为其传道地,成为十六国北魏之际北方天师道领袖。他废除了原来祭酒等道官私授教职的做法以及天师道一些教职的世袭制度,要求“唯贤是举”并废除原有的二十四治名称,规定信徒不得随意改投道官,道官招收弟子应先考察三年等。他还重新制定了有关宗教活动的规章,废除入道费用、治病报酬等租米钱税,规定“从今以后,……唯听民户岁输纸三十张,笔一管,墨一挺”。寇谦之教导道教信徒遵守修道戒律,认真作斋功礼拜,从而得道成仙。后人称经寇谦之改造后的天师道为新天师道或北天师道。
陆修静出身于江南士族名门吴郡陆氏,他对道教发展有着重大贡献。为了将当时的道经去伪存真,加以整理,他到处搜访道经,足迹曾经遍布半个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