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1 / 3)
经过刘瑾这些年的清洗,如今朝中文官势力大致可以分为四波。
一波是首辅李东阳。因为当初与刘瑾勾结,刘健谢迁致仕后,李东阳留了下来,被认为是文官中的叛徒,受到许多文官的口诛笔伐。如今刘瑾倒台,李东阳也遭遇了重大的职业危机,多次请求致仕。
第二波是正德帝扶持的偏向自己的亲信文官。为首者就是如今阁老杨廷和。杨廷和之前依附刘健才得以被任命为东宫讲官。不过,他与刘健一党的关系远不如杨一清等人亲厚。
第三波就是刘健的余党。比如如今受到重用的刘健姻亲杨一清。他们在刘瑾手下遭受的迫害最多最大,对刘瑾一派恨之入骨。
第四波,就是江南派的官员,原来依附谢迁阁老的文官们。他们同样被刘瑾大肆迫害,对刘瑾同党恨之入骨。
第三波和第四波文官正在对刘瑾党羽进行全方位的迫害与斗争。
正德帝一直忙着均衡实力,避免某一方独大,忙得焦头烂额。
整个大明帝国如同一驾在驶向深渊的马车,那些顶尖的文官们还在争夺驾车的权利。
他这个皇帝,能做的就是尽量把马车调转方向,让他朝着更有生机的方向前进。
手中这两颗一大一小的土豆,便是可以给马车增加助力的宝物。
正德帝大手一挥,双目炯炯有神地看着杨慎,“用修,你回去好好准备,对这些外来物的推广可行性,带来的效益等进行详细的研究!”
杨慎眼神闪烁了一下:“是。只是如今临近会试,家父可能会让用修专心准备科考。”
正德帝似笑非笑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这件事你好好准备,科考之事,朕给你想办法!”
科举取士就是要取国家栋梁之材,而不是那些只知道之乎者也的书呆子。
上次会试有刘瑾的的阻挠,杨慎才名落孙山。
其实,与其说是杨慎的阻挠,不如说是正德帝的授意。
当初他为生死不明的刘雪绛黯然神伤,一点都不想见一起有过交集的老朋友。
刘瑾为此把握到精髓,使计谋把杨慎顺利黜落。
只是,刘瑾再忠心,也有自己的小心思。为了避免刘瑾坐大,他又把被贬到南京的杨廷和召回京。
经过贬黜,杨廷和也更加成熟和谨慎,对皇帝的忠诚度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