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茶不醉人(2 / 4)
苏奕年已及冠,他出仕早,金榜题名后先是入了翰林,接着擢升中书舍人,年纪轻轻已是五品,未来前途无量。这些年想同苏府结亲之人多不胜数,几乎都要将苏府的门槛踏破,可无论是苏相还是苏奕,硬是没松过口,直到他及冠,苏家人才开始考虑此事。
却不想,被长公主截了胡。
论起来,当年的南苑十八子里,苏奕是第一个选择不蒙荫,而是靠自己参加科举走出来的。他父乃是当朝宰相,世袭忠国公,家中出了一个苏贵妃,一个燕亲王妃,亲伯父是国子监祭酒,自己又是忠国公世子……如此显贵的身世,能选择科举出路,当年不知惊掉了多少人的眼。
他以状元之姿入翰林,第二年便被皇上拎到了眼皮子底下,做了中书舍人后,整个京城都在暗自感叹,苏家十几年后又要出一位宰相了。
若是有心人纵观当今大魏朝几位宰相的出身,便不难发现,苏奕所走之路,简直同二十年前的信国公杨霖一模一样。都是出身非凡,都选择了科举入仕,都是当年的状元,都做过中书舍人,只不过如今的苏奕还很年轻,而杨霖已是三宰辅之首了。
也曾有人感慨过,苏奕真的完全不像一个勋贵出身的高门子弟,反倒更像世族之人,君子端方,翩翩有礼,温润如玉,饱读诗书……
就差被人说像杨相公之子了。
为什么没人敢说这话?
不过是因为还有一个惊才绝艳的正牌杨相之子——尘世子挡在那里罢了。
“既然阿离都这么说了,煜行可觉心安?”杨绪尘望向苏奕,“教阿离识人的是我,我的眼光,煜行不会不信吧?”
苏奕苦笑,“怎会?放眼京城,没人敢质疑尘世子的眼光。”
出自京城第一才子的赞美,杨绪尘毫不客气地大方认下,“那为何煜行还是一脸苦闷?不满这门婚事?”
这话却是万万不能认的,不然便是质疑圣上。苏奕素有分寸,当即便摇头,之后却略微犹豫地解释,“只是太过突然罢了……还以为会再过一两年才轮到我。”
这次的指婚,处处透着稀奇。五皇子、六皇子倒也罢了,七殿下和景西居然能逃过,杨家兄妹能逃过,靖阳公主、裴青、袁铮都能逃过,没道理单单落到他们苏家头上。
本朝上流贵族子弟成亲晚已是屡见不鲜,苏奕本以为他即便要议亲,至少上述那几人也该到时候,却不曾想,皇上似乎忘了他们一样。
信国公府就算了,杨家人素来与皇族维持着井河不犯的距离,既不联姻,子弟后辈婚配也都是各自操心,可季珏和季景西又是怎么回事啊!
真的是……怪不得无论哪家都羡慕信国公府。
他们家的后辈们,真是活得太轻松了。
“早一年,晚一年,不都还是要有这一遭么。”杨绪尘说的轻描淡写,“还是说,煜行其实心里有人选,皇上这步棋打乱了你的计划?”
“……”面色复杂地抬眸看了他一眼,苏奕叹,“绪尘,别试探我。昨日承德殿上是我考虑不周,造成了误会非我所愿。既已叩礼谢恩,我自是认下旨意了。”
他用了“旨意”一词,而非“恩典”、“良缘”,显然是将赐婚当做圣旨命令来办了。杨绪尘听在耳里,心中洞若明火,懒得揭穿他,只漫不经心地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