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铜简(2 / 3)
那个时候的青铜器以求实用为主,器型一般比较轻巧、生动和多样化。铜器上复杂的花纹和富丽的装饰并不多见,素面的青铜器普遍流行,有铭文的铜器相当少。
这东西虽然看起来比较精美,但实在是太冷门了,卖得贵了也没人要,只有那些真正有门路的人才敢接。
我当初见有便宜可捡,就接了下来,谁知道这是个烫手山芋。
另外一卷铜简外壁看起来简单古朴,若不是跟另外一卷的形状相似,我应该也不会注意到这两件东西有什么共同点。
拿到手上,我才细细研究起来,柜台外面的那卷铜简我刚才粗略清理的时候已经研究过构造,现在两者一对比,却发现貌似比较精美的铜简与这卷古朴一点的应该是一套,而且是可以组合的。
我想起收东西那天,我因为没有见过这种形状的青铜器,就多问了几句,却发现出货的墓穴好像不太对劲。
那个土耗子叫泉子,他说那墓里的棺材,全都没有尸体,跟衣冠冢一样,只有衣服,连陪葬品都没有。
按理说这不应该,据他所描述的陵殿结构,我估摸着再不济肯定也是个皇亲国戚,怎么会只有衣冠没有陪葬品呢?
陵殿的左右耳室应该是陪葬的亲属,就算墓主人不舍让家人陪葬,用衣服代替倒也能理解。
但据那泉子描述,就连主棺里也没有葬人,要不是那陵殿的制式极其正规,他还以为是墓主人拿他寻开心。
这二卷青铜简还是他眼尖,在主棺左右两侧的福兽雕像上拿出来的,不过这一趟下去,就摸了两件宝贝,也有的他郁闷了。
既然如此的话,那这两件铜简应该就有联系,我想着,就随手拿了另一卷走出外面,想仔细研究一下,看能不能看出些个门道来,古董这种东西讲究寻根问底,要是有确切朝代或者是确切到那个人物的,那这价格就可以翻上一倍。
这样子不仅不用担心下次的交账,还能混个半年逍遥快活。
交易古董这行就是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这次要真能卖出去,我也就能休个假了。
刚刚拿好东西站了起来,还没走出杂货间,我就愣住了,我忽然闻到一股淡淡的味道,这股味儿我应该在哪里闻过,觉得似曾相识,但又记不起来。
果不其然,我走到中廊,只见一个跟我差不多年纪的年轻人正站在柜台边上,打量着我放在台面上的铜简。
这家伙不知道什么时候进来的,看起来好像已经进来有一会了,但可能我刚刚在思考铜简的问题,没注意外面的声响。
他见有人出来,微微抬了抬头,用那双平淡无波的眸子看着我,面无表情地问了句:“这件鬼货,是在哪里出来的,是不是还有另外一件差不多形状的,能拿给我看看吗?”
我听了一愣,另外一件东西还在我手上用报纸和塑料袋里三层外三层包着呢,这小子怎么知道有两件。
但我铺子的设计十分古怪,杂物间的门与通向外面柜台的门是不相连的,中间隔着一条横着的走廊。
杂物间的门与柜台的门刚好不在同一垂直线上,就像一个“一”字横在了“吕”字中间,这个“吕”字的两个“口”相互交错,所以他看不到我左手上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