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一群没见过世面的人(1 / 4)
李昊精神一震,慎到,这位可是法家创始人之一,是个大才。
“商人经商,逐利而行。然,利之一字,左边是粮,右边是刀。刀就是法。如果追逐暴利,引起国家物价紊乱,破坏市场平衡,法家之法就可制止。国家可以制订商法,规范商家之行为。偷税漏税,走私垄断,破坏物价,强买强卖等等,均可依法处置。”
“法,不应该只有国法、民法、军法,还应该有商法、未及冠人保护法、税法、刑法、劳务法等等。法应该涉及各行各业,应该成为一把刀,时刻悬在所有人的头上,约束规范大家的行为。”
“儒家重信,商人虽然逐利,但也要重视自己的信誉。我们平时买双鞋,东家做的结识,西家做的不耐穿,我们自然会去东家买鞋,这就是质量信誉。我们买菜东家缺斤少两,西家足斤足两,我们自然会去西家买菜,这是经营信誉。生活中有大学问,百家之学早已融入生活,我们处处观察皆学问。”
“儒家认为人性本善,讲究仁义礼智信,这是使人形成自我世界观、善恶观、行为标准的大道。严于律己,克礼守节,这是在修自我,从自我内在约束自己的不合礼不合法的行为。然一树繁茂,总有几片枯叶。一国之大,何止一树?总会有一些行为不法之人,此时当用法来制裁。然而用法强制人们向善,不如人们自发向善。儒主内,法主外,以此互补,方得圆满。”
“彩~”
“彩~”
“彩~”
李昊暗自擦了把冷汗,他么幸亏自己是文科生,不然还真怕下不来台。
“公子及冠之年,就有如此见识,实在让吾等羞愧。”
李昊赶忙站起身,阻止其他人继续发问道:“乡野小子,薄陋浅见,不登大雅之堂。然,吾常思之,诸子百家之学,博大精深。各家各派之说,璀璨耀眼,文明之光昌盛,唯传承尚有不足,竹简已不能承其重。”
“公子此言何解?”孟子面露疑惑。
“古人结绳记事,刻痕记时。然,仓颉造字后,前人逐渐摆脱了结绳记事之法,用刻字记事更为方便。而今,诸家思想碰撞,诞生出各种学派学说,每家都在阐述不同的至理,体系庞大繁杂,再用笨重的竹简篆刻来记录,已不能提高效率。”
“吾总结竹简之缺有七:一为刻字太慢,浪费大量时间;二为竹简笨重,不易携带;三为竹简保存不易,虫咬蚁食,不能受潮;四为竹简受工艺所限,颜色混搅不清,刻字不便于阅读。五为竹简无法承受画作,功用单一。六为竹简复刻太难,无法广泛传承知识。七为竹简根根,皆有其宽,好似囚笼,不能让文字尽展其美。”
“公子高论,可竹简传承已久,并无可替代之物,如之奈何!”
李昊说的痛快,诸子之人并不认同。竹简已使用上千年,众人早已习惯,并未觉得有什么不妥。
“如今天下战乱已有四百余年,年年民不聊生,流民遍地,背井离乡,山头林立,盗匪横行。昊深感内心不安,亦常思百姓之苦。今日在此,当与诸位分享吾之心境。”
不顾众人疑惑,李昊喊来忠伯,从包裹中取出自己用的文房四宝,逐一摆在案上,打来清水,开始研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