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全球征税(1 / 4)
岛津光久在自己的官邸里陷入了沉思,明媚的春光显得生机勃勃,早上的太阳亦是让屋内显得明亮。
王夫之没有顺从日本人的习惯跪坐在榻榻米上。尽管,按照过去温良恭谦让的传统,中国人一向是乐于展示自己宽容的。
只不过,谨记着自己是中国代表的王夫之坚持地要了一双椅子,并排交谈,身前摆放着一个巨大的椭圆形桌子。
王夫之脑海里回想着朱慈烺当初的话语。
“外交无小事。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外交人员的一切活动都可以成为一个活的宣传样板。过去,我们强调要入乡随俗,要尊重对方的传统与习惯。但朕有不同的看法。朕认为,作为一个强势文明,更重要的选择是传播我们的文明。让外国人认为中国人的一切都是好的,从货物到礼仪,从制度到生活方式。。”
一开始,对于这样的交谈方式,岛津光久感觉很不适应,有些不自在。
只不过,他很快就顾不上这些细碎的小节了。
不管是撤离琉球进度表还是问责市来串木野事件都是十分难缠的问题。
撤离琉球上的日本人,可以说这是在撕扯自己身上的血肉一样,过程必定是血淋淋的,而结果也一定是惨痛的。
被人督促这样的事情,无论如何都谈不上有半分的轻松。
当然,这个问题毕竟已经成为定局。撤离琉球不可逆转,岛津光久放弃了抵抗,顶多只是想着如何利用这一点作为接下来谈判的资本,以期在与大明的通商之中达到更好的条件。
不同于后世外国人为了打开中国的市场而不惜动用武力,发动战争,签订不平等条约这才开埠,获得了几个工商口岸。对于岛津光久而言,仅有五个通商口岸则无疑是明人丢出来的一个诱饵,引诱着各个大明争先给明人献媚。
这样的例子岛津光久并非没有听说过,阴险一点,甚至与一句“二桃杀三士”的典故就可以关联起来。
大明不仅不需要发动战争才能逼迫日本人通商,作为萨摩藩的藩主,如果他知晓可以发动一场战争获得一个通商口岸,他无疑有这个勇气发动。当然,不是面对大明的战争,而是面对那些与他争抢通商口岸竞争者的战争。
“使节大人的意思我们非常清楚。也许存在这样那样的道理,但完成江户与大明朋友的心愿是我们一定会做到的任务。希望使节大人能够明白,无论如何,萨摩藩是一个友善的地方。在下岛津光久,是一个愿意与大明保持友好态度的大名。对于使节大人的问题,无论如何,都会给出一个尊重的回答。”岛津光久斟酌着词句。
王夫之浅笑着颔首,也算作一种鼓励。
“我们相信大明帝国是一个文明的福地。他的统治者 - 大明皇帝,对治下子民的仁慈,是让我这样一名身在千里之外外国人都敬佩的存在。也正因此,基于对大明皇帝的学习。我必须保证,或者尽最大的努力安置好撤离琉球的子民。”岛津光久言辞别致,让王夫之感觉到了一些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