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早朝(2 / 3)
住得近的还好,人少地方近,没担心。住的远一些的,亦或者如帝国中央银行这样,就在闹市区里的,那就麻烦了。
往来一趟,纸面距离就那么几公里,可堵车时间却有可能要一个时辰。
这个时候,改进交通的议案就纷纷出台。
对此,朝廷倒是经验不少。修缮马路,新建公路的提议纷至沓来。而铁路,作为更为便捷先进的方案也开始走上了所有人的案台。
这一个在复辽大战之中大放异彩,到现在还有荣光的新事物实在是成了一个宠儿。
“好了好了,早朝很快就要开始了。咱们进去吧!”王夫之正色地说着。
丁琨闻言,狠狠点头,忽而想起了什么往右边一看。果不其然,单独一列之上,占着众多气质颇为不一样的几人。
虽然,一样是穿着汉服,但大家还是一眼都认出来了这是外国使臣。
早朝之上,位分文武,班分职司。
在中国这个环境之下,站什么地方,坐什么地方,那都是有极大讲究的。小小的酒桌之上还有主座,主陪,更何况早朝大典这样隆重的地方?
坐的位置错了,旁人丢过来鄙夷的目光且不说,巡察御史见了,那便是一个处分背着,奖金就拜拜,晋升也要靠边站。
故而,早朝这里,站次是十分重要的。
外交系统的一条线,财税系统的一条线,教育系统的又是一条线。人多的分两条线三条线站着,但各自不同系统的人,大家还是十分明显地拉开距离,作为区分。
显然,这几人站的地方绝不是大明官员的一条线。
站在最前头的,是朝鲜国凤林大君李氵昊等朝鲜使臣,在其后则是琉球国使臣金应元等人。
至于最后一队人,却是让丁琨一副预料之中,我就知道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