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东亚唯一强国(1 / 3)
后世,总有人拿中国与印度对比。两者都是有庞大人口的国家,而且印度的国际环境显然要优于中国。尤其是印度在gdp超越了旧的宗主国英国以后,印度人直追中国的言论开始发酵增多。
其中,最关键的一点都是印度与中国相似的庞大人口。
人多力量大,低人权优势无疑也是一个巨大的资源,也可以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从而开始经济的腾飞。
但是,如果只是这么想,势必是忽略了一点至关重要的原因。
那就是——教育。
不识字,就意味着只能做最最基础的苦力,稍稍复杂一点的工作都完成不了。而且,如中国人一样勤劳忍耐的民族是稀少的。印度人的确是忍耐了,但形容他们勤劳显然是一种昧着良心的做法。
人口众多的中国之所以有人口红利,足够多的劳动力的确是基础。但如果没有教育,人口就无法成为红利,而是成为负担。
回到这里也是一样。
一群没有经受过教育的士兵,那是无法合格完成战斗任务的。训练,同样也是一种教育。
而在基础的战斗训练之上,显然还有更高层次的教育。比如,陆军学校这里进修学习的一切。
一支所有士兵都识字的军队,无疑是经历了高层次教育的军队。
这样的军队,显然就不是负担,而是战斗力。
事实上,虽然按照后世的标准来看,只会认几个大字也只是文盲。但对于这个年代的人而言,能认字,那就已经是文化人了。
这一点,在文化教育更为落后的日本自然是更甚。
对于阿部忠秋与宗义成而言,冲击也就更加剧烈。
这就仿佛,同样的论导电材料,还有比铜更好的,那就是银。但银太贵了,想要电器大规模工业化的生产,要用银来作为导电材料显然就是无法接受的高昂成本。
故而,大多数人只能退而求其次,用铜。
而大明,偏偏就是豪富到了完全超乎日本人的想象,就是要用银来作为电线导电的材料。而且,这并非是因为大明在炫富,而是大明真的强大到了另一个层面之上。
毕竟,任谁来想,用文化人去当兵,那也太抬举这些赤佬了。可大明……还真这么干。甚至觉得,就应该让士兵有文化,有知识,更有尊严与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