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与君再相见(2 / 4)
一旁,汤若望对此是极为认同的:“中国的文明,那是欧洲憧憬百年之处……”
就如同后世动辄美国霸气小胡子,德国良心下水道一样。这年头,也是不少欧洲文士拿着中国举例。不少名人学者,都将中国当作了理想国来评判。直到鸦片战争开打,清国治下的中国印象徒然转变,曾经美丽的憧憬被落后的清国所取代。
东亚病夫的帽子被转而扣了上去。
“定不负圣上所托……我今日这就去校长办公室,给咱们天文学院要几个英才回来!”李天经笑着应下……
众人有说有笑的走出,宁威瞅了个机会走到朱慈烺身边,附耳低声将吴万英的故事说起来。
听完,朱慈烺不由细细看了一眼吴万英,笑道:“不错不错。沙场上扬威域外,学堂里痴心进学,这一片赤诚之心,难得呀。陆先生,你万万没想到,身后竟然会跟来一个小尾巴吧。这位吴万英将士听闻你们在酒店里谈论的经纬定位以后,竟是一路跟过来偷师了呢。”
众人闻言,都是纷纷好奇的看了过去。
在后世人看来,吴万英的行为可能有些难以理解。因为,想要学习什么东西难道很难么?在信息大爆炸的年代看,弄不懂经纬定位有什么需要尾随偷学的?回家搜索一下关键词,亦或者图书馆检索几本专著便能一清二楚。
但在这个时代,信息大爆炸还有将近六个世纪之遥远的大明,信息传播的缓慢匮乏,渠道的缺失都是难以想象之困难。
大明这里,等闲想要见到一个识字的人都不容易。全国识字率也许百分之一都不到。也就是朱慈烺在军中厉行扫盲,这才能让将士们多一些识字的。
要搜索引擎决计是没有,就是图书馆,那更是各个大家豪族的核心宝藏,等闲外人进不去。就是要买齐一套自古以来到大明的史书,除了大城市的大书店,其他稍小一些的地方都未必有这等实力。
打个比方,如果后世能够侥幸在某个咖啡馆里听到马化腾、马云以及任正非谈论创业心得,恐怕任谁也会想要偷听偷学一番,如果有机会能够一路尾随过去偷师,恐怕不会有任何人有疑虑。
这个时代,拜金主义尚未盛行。
作为一个军人,发现一个能够有益于水师的关键技术学习,吴万英的热忱自然也是十分容易理解。
当然,理解归理解。
能够这么痴心进学,大家还是纷纷好奇又赞赏。
陆仲玉闻言,却是这才反应过来身后还跟了个小尾巴。不过他没有生气,而是很赞赏的看着吴万英。
另一边,同行的陈荩谟抢先道:“这般好苗子,不如来我门下读书如何?我亲自为你写推荐信。”
陆仲玉被抢了个先,气得差点岔了气,失笑道:“老陈,这个关头你填什么乱。人家是跟着咱们天文学来的,你既是研究数学的,就别给人带歪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