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炼铁之法(3 / 4)
王粲在《刀铭》上说:“灌襞已数、质象已呈。”
《七命》:“乃炼乃烁,万辟千灌。”
綦母怀文练出宿铁刀,其成就便可谓是划时代的,开辟新世界的。
首先,这显然相对于以往的炼钢办法。让简单的铸造铁器变得落后。中国从青铜时代开始,就严重缺乏锻造和热处理经验,无法像其他大文明一样直接走表面渗碳制钢的道路。而灌钢法使中国人得以绕开这条艰难之路,按照后来宋朝时期的灌钢法,锻造铁体钢刃农工具是比较容易的,从南北朝开始,锻造铁器开始逐渐取代铸造铁器。
其后,焊接技术也从此普及,兵器与铁质农具的生产成本更低,实用化更迅速。
但是,伴随着时代发展。眼下大明已经是十七世纪了。千年过去,曾经划时代的发明到了现在却已经渐渐有些不够用了。
一千年的时光,曾经蒙昧的西方却悄然间开始后来居上,已经渐渐有了超越东方文明的迹象。
如果说朱慈烺依旧是原来的没有穿越的那个朱慈烺,那自然是不会理解这些,纵然铁差一些,也无关紧要。
可新的朱慈烺横空出世,大明军队的要求也是迅速攀升。火器化下的军队对材料的工艺要求更高,这一回能接受三分之一也并非是苛责,而是实在是军需要求的紧急,已经是不得不调低了一些要求,让军械工坊将材料工艺要求不甚严格的部分完成。
但对于那些火铳枪筒,对于大炮炮身这些的材料,那显然是不能屈从要求的。
这些历史郑安春与詹飞宇显然都不明白。
对于他们而言,老祖宗发明的东西怎么就不行了呢?
郑安春大概有些猜到了方以智的依仗,也就是眼前的这个女子,田英琦。显然,说服此人,就能掌握钢铁厂的控制权,而不是这个不将他们几个炼铁世家放在眼里的方以智。
只不过,方以智还未回复,不知何时方以智与田英琦中间却坐了一个年轻的男子。
这年轻男子不由摇头笑道:“若没记错,灌钢法已经出世千年了罢。这法子,千年前的确是震撼世界,惊世之突破,百代流芳。但百代下来,子孙还是守着这点秘技,那就有些太让人遗憾了。既然枢密院拒绝的理由不是索贿故意卡人,而是真的因为产品的质量问题,那就应该改进技法,而非在此沉迷于过去的辉煌之中啊。”
“你又是谁?我等在这里讨论炼铁之法,你竟然跑出来?”郑安春恼了。
“我么,不过是略知一二,便忍不住插嘴罢了。”朱慈烺拱手笑道。
迎着朱慈烺的笑容,郑安春却觉得格外尴尬恼怒:“略知一二就敢胡言乱语?那我到要问问你: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其后所言是什么?说的是什么意思?”
郑安春一语道出,却是有些刁钻得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