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麻烦与希望(1 / 4)
自从将乞丐众变成了“蛮牛营”,陈诏的心态算是稍微稳定了些。
这么个小小的山坳里,目前聚集了四十五个的本就没啥交集的人,磨合不好说不定就会发生什么冲突事件。
陈诏将这群新兵编制好,就可以让他们每天忙起来,稍微上点军训强度,一天下来也够他们累的。
都是十几、二十岁的年轻人,只要消耗掉他的精力,就会少掉很多麻烦。
经过七八天的规训,三个旗长打了好几个人军棍,这群新兵逐渐开始认真起来,毕竟不听话除了打屁股还要罚不准吃晚饭,这谁能受得了?
如此,陈诏就相对轻松了不少,每晚和三个旗长讨论怎么练兵,怎么合理的安排新兵的日常作息。
有武定远的协助,真是少走了很多弯路,他把在皇陵卫里经历过的卫所管束兵士的制度列给了陈诏,陈诏根据现实情况借鉴了一些适用的。
以陈诏的见识,说指挥打仗肯定是纸上谈兵,但总知道一支队伍,令行禁止是基本要求。
只要兵士听指挥,临阵不敢私逃,就算成功了一半,剩下的都是武器装备和指挥官的事情。
到了明末,军人的地位已经低到令人发指,臭丘八罢了。
军饷不足,军官喝兵血吃空饷,就算总兵官这种一方统帅,也都是靠捞银子练几百个家丁私兵,才敢上阵打仗。
所以,想要强军,必须得有银子,大把的银子。
时间到了八月十五,中秋节,是明朝重要的节假日。
牛头寨里也热热闹闹的过起了中秋,全寨聚在一起,吃了顿有酒有肉的丰盛晚餐。
陈诏发挥烧烤的本事,从汤泉镇买了两头猪,整猪烧烤,真是奢侈了一把,好在大明的猪肉不贵,两头猪才三两银子出头。
陈诏一开始就不允许乞丐们越过湖界到山坳后方的工坊去,现在蛮牛营仍然如此规定。
只是告诉他们工坊在烧瓷器,好赚银子养活大家,都不许去打扰工匠烧窑。
小湖后面每天冒出烟气,两大家子十几口人忙个不停,陈诏每天傍晚都会去和吴工匠兄弟俩交流进展。
距离首次烧窑到今天,已有十多日,四种原料混合一起烧融很容易,但最佳原料配比还在摸索当中。
陈诏在江浦县城找了个铁匠铺定制了五根苏钢钢管,让吴家俩儿子学着吹玻璃溶液。
陈诏以前只在网上视频看过吹玻璃的做法,所以也不敢瞎指挥,把大概的操作方式和思路告诉他们,让他们自己摸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