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盗墓恶僧(1 / 2)
萧然听老村长提到了元朝时的事,赶紧放下了碗筷,让老村长再细讲一讲,又嘱咐刘胜利去车里拿了一瓶二锅头和一斤风干牛肉放到了桌上。
老村长抽着烟,看着摆在桌上的东西,笑道:“大清早儿的喝个啥酒啊……”
话是这么说,但老村长还是应萧然的邀请,喝下了一小盅,缓缓讲述起了村里老人们口口相传的一些旧事。
从十六州被割给契丹开始,平城地界就一直由北方异族统治,也是各方争夺的边境重镇,甚至一度成为与兆京平行的都城。所以平城附近一些风水较好的地方,就成为当时几个北方政权的权贵大臣,以及一些权力较小的王公们选择陵墓的宝地。
可平城仅一州之地,地形又起伏不定、沟壑纵横,最好的地方就那么几块,而控制本地的政权更迭又几易其手,所以每当有新的权贵要定穴下葬时,总会时不时挖出一些先前埋在这里的贵族大臣、王爷将军等等。如果是前朝异族的墓也罢,可有时也防不住一个不小心,哪个孙子就不小心挖了自己爷爷辈儿的同族墓地。
后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契丹人特意迁了一批汉民到此地,负责看守陵墓并掌管陵墓方位,帮后来者选址定穴。在这批人的协助下,周边一带就形成了墓摞墓、墓挨墓的盛景,而这些定居此地的汉民也就成了浮头村的前身。
到了蒙元时期,恶僧真加在江南大肆发掘赵宋帝陵,除了掠夺陵内随葬珍宝,还大肆弃尸辱尸,将理宗头骨做成酒器。出于打击汉人反抗决心的目的,他的行为得到了当政者的默许,以至于起到了示范作用,江南塞北一时间盗前朝陵墓的行为成风,自然浮头村附近也不例外。
当时有一人声称是帝师坐下弟子、恶僧真加同门,以“扬教威、正法度”为名,带着数十教众并伙同一些当地的流寇、兵匪,在浮头村周边的广大地区到处盗墓掘坟,连普通老百姓的祖坟都遭了殃,一时间白骨曝野、尸横遍地。浮头村村民不敢多言,只能默默收殓那些被挖出抛弃的尸骸。
说到这里,村长解释道,这些故事浮头村里的人大多都知道,所以不少人认为浮头村的村名来源于当年被扔满了河沟的死人头骨。不过老村长本人坚定的认为,这不过是大家的牵强附会。
话说回来,这个祸害了周边几十处大小陵墓的恶人,真名已经不可考,只有“巴髡”这一恶名流传下来,说白了就是巴秃子或者巴秃驴。巴髡在附近几乎无墓可挖的情况下,本来准备换个地方,却无意中在浮头村世代流传的一本《堪地注》中,发现一处不可葬之地。
据说那块地有隐神之局,藏于某个不知名的山壑之中。除非是命里要成仙之人,如果一般凡夫俗子,哪怕是皇帝公卿葬于此地,也必然祸及九族甚至山河倾覆。据说天祚帝时期,曾有一耶律氏旁系公卿在该地下葬,之后不久辽就被金所灭,到现代连契丹一族也融入各族,形同消忘。
巴髡得此信息,硬是不信邪,带着部众就朝《堪地注》中所提到的这一处藏神局进发,最终消失在不知哪里的沟壑之中。
自那以后,平城北浮头村所在的这一大片荒山野岭中,不时发现一些奇异的尸体,大多是被掏了脑浆而死。还有进山砍柴的人,亲眼目睹同伴被不知名的怪物袭击,咬碎脑壳掏浆食髓,之后又不时发生村中孩童失踪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