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章 贾芸被删去的重头戏(3 / 3)
但是这样一个神人居然在3岁写石头记时,开篇就说自己半世潦倒,一事无成。
所以庄子说这种行业的权威就是一种陷阱,罗网,会欺骗,困住普通大众,不了解的人容易被其迷惑,所以庄子说干脆毁灭它,这样大家就都能有自己的思想了。
原文里宝玉续毕,掷笔就寝。宝玉突然悟到这个道理,还有些得意,所以倒头就睡了。
后来宝玉因为劝和黛玉和湘云不成,把二人双双得罪,反被怼了一顿,回来看到自己续写的《庄子》,更觉得续的对了。
那么从反面故事来看,作者最终要表达的是一种怎样的思想呢?
前文我们认定宝玉代表国家,也是华夏文明,袭人是伺候他的宦官集团,也就是太监们。
麝月代表的是言官集团,此时林黛玉是明朝的皇帝,薛宝钗是清朝的皇帝。
我们看当时的情况,崇祯十七年,李自成领军直逼京城,在这个国家内忧外患之际,国家已经没有了主心骨。
崇祯皇帝唯一信赖的,就是身边的太监们了,只是到了崇祯末年,一直依赖的太监们也不尽心了。
宝玉无了主意,因见麝月进来,庚辰双行夹批:偏麝月来,好文章!便问道:“你姐姐怎么了?”庚辰双行夹批:如见如闻。麝月道:“我知道么?问你自己便明白了。”
这里也带了一笔麝月,她代表的是明朝的御史言官,当时。李自成攻陷大同,崇祯有南迁的念头,如果这一政策实施,崇祯朝廷还可以续命。
兵科给事中光时亨激烈谏阻,坚决主张固守北京,导致这件事无法进行。这些言官官位不高,权利却大,可以出言反对一切政策,但是他们却不负责给出解决办法。
宝玉此处对麝月无奈,是作者对此的真实还原。
二十二回宝玉是经过了史湘云,林黛玉,使性弄气,薛宝钗的生日之后,觉得自己续的对,就应该这样,这就是宝玉悟禅,只不过这次没能彻底悟透。
那么在反面就是华夏经过崇祯十七年甲申国难之后,所悟出来的道理:那就是国家不需要什么太监,言官,皇帝,这些人的存在,只会扰乱国家,打破社会的进步。
所以这回宝玉所续写的部分,其实就是教科书里写的反帝反封建的思想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