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1 / 3)
转眼到了开工的日子。
一顶大轿将李煦和抬上独山寺。
慧兴大师远远地迎了上来,他告诉李煦和,王庆利的人天刚放亮就到齐了。他们稍做分工后,工匠分成两拔,一部分人拆除断壁残垣,另一部分由王庆利直接指挥,正在盖工棚。慧兴说,听王庆利说,这不是简单的工棚,除了供四十多名工匠烧饭、吃饭、住宿之外,还要给慧兴大师专门盖一间大房,另外,还要安排有木刻和石雕在内的加工用房。
“想得满周到。”说着话的李煦和被领进慧兴的临时窝棚里。
“李大老爷您坐下,用茶。”慧兴挨着李煦和坐下,“想不到遇到您这位大施主。李大老爷,就我们两个人说话。贫僧谨受钦命前来复建独山寺的。”
“钦命?”李煦和放下茶杯,一下子站了起来。
“您坐,您坐。听老衲慢慢道来。”
当朝天子、大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自幼家贫,靠乞讨常常食不裹腹,为混口饭吃,朱元璋到多家庙里当过和尚。当年的独山寺虽已破败,但也为他遮挡过风雨。在独山寺当和尚的那几年间,朱元璋深深感受到了从寺中散发出的独特的,甚至可以说是十分高雅、高贵的气息。特别是站上山门看群山逶迤、听松涛阵阵、见竹影婆娑,那一番峥嵘气象至今仍奔腾在他内心深处。他无数次梦回独山寺,随着时间推移。已将大明江山打造得内锦外绣,欣欣向荣的朱皇帝依然坚定地认为,他的王朝一旦生变,那足可藏龙、亦可卧虎的独山是王朝的大后方,甚至是再造之所,中兴之地。
他多少次把独山想象成他的避难所,他甚至想的更多、更远。即使他能安享天年,他的龙子、龙孙呢?他要为他的儿孙打造一处危难到来时能够得以栖身的秘密之所。
他找来了得道高僧慧兴。面授机宜后,他让慧兴带三万两白银去复建独山寺。同时,他给了慧兴一张画像,画上分明是一位少年,他让慧兴找一个人和画像上的这个人的面相和身材差不多的人,并将这个人留在独山寺当和尚。
他没有告诉慧兴,画像上的这个人是他孙子朱允炆。他没有告诉慧兴,朱元璋在太子朱标去世后,他已下定决心,他将力排众议,他愿革除万难去实现他的目标,那就是把皇位传给孙子朱允炆。
慧兴现在才知道,这位对建庙投入巨大热情被称为李大老爷的人原来还有皇亲,这位皇亲果然了得,他竟然是如此慷慨,慷慨到了他要拿出建庙所需全部费用的地步。
“大老爷,”慧兴既感慨又不无调侃地说,“建庙的钱,全由你出,那皇上给我的钱怎么处置,难道让它中饱了贫僧的私囊不成?”
“不可不可,”李煦和严肃起来,“大师您万万不可能鲸吞皇家的银两。您看这样行不行?皇上给的三万两,您投上,我就搁上三万两吧,算一位施主对一座皇家寺庙的捐献吧。”
“皇家寺庙?”慧兴连忙摆手,“施主,我刚才说的这些事情,万不可对外透露一丁点。”
“这是必须的。”李煦和说,“敢问大师,老朽可不可以看看皇上交给你的那张画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