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3 / 4)
“吧嗒”了一下嘴,幽幽地说:“人吃五谷杂粮,小疾大病的自在难免。我本以为,单靠一间‘珍山堂’,仅一座麻埠街,我也忙不过来。可是,不瞒邦基兄,我这日复一日的,却是清闲得很呢。正在不知不觉地践行着‘不惮诊堂日日清闲,但愿苍生时时无病’这一理念。”
两人相视一笑。
“好事,好事。”李煦和大大方方地说:“老弟,饿不着你,生意再清淡,老兄我保证你一家老小的生计我来兜底。”
“谢谢仁兄一片美意。”张秉善说,“愚弟除了有一双回春的妙手之外,我甚至敢说,我确有一颗济世之仁心。我一天没闲着,没病人时,我一准上山采药,大别山就是一座天然的药草宝库。在采药途中,看到满山遍野的奇珍异草,我甚至在想,先祖先圣炎帝当年就在大别山区尝百草、寻百药。邦基兄,你在用茶香润鼻的时候,难道就没有闻到药草的味道。
“未进门,就闻到了。”
“来,来,来,我带你到药草房,你看看,我采来了多少药草。”
张郎中张秉善采来的、收来的药草堆满了好几间房屋,有灵芝、人参、天麻、当归、何首乌……等等不一而足。
张秉善亲自引领,参观完“珍山堂”药草房的李煦和觉得开了眼界,在浓浓的草药香气中,李煦和美美地眯着眼睛,说了一句自己都觉得不着调的话:
“那么从中,你这里应该是应有尽有了。”
“怎敢说应有尽有。”张秉善笑着说,“譬如说,藏红花我这里没有,冰山雪莲没有,冬虫夏草我这里也没有。”
“那是一定的。”李煦和收回了自己的话,“你对我讲了这么多药草,这么多草药,对我来说,云里雾里的,不外乎对牛弹琴。不过,现在有一个问题我不得不考虑。大别山物产养人、大别山山水宜人。就拿我来说吧,好多年了,连个头痛脑热的都未曾有过。没来找过你这个大郎中的麻烦。我担心的是你这一堆山高一样的草药都卖给谁呀?我在琢磨,这些药草也是天物,你把它们堆在这里,说不定哪天就霉变了、腐烂了。你可不能落了个暴殄天物的罪名啊。”
“不愧为写文章之人,看问题那角度刁钻。你一眼就能看穿的问题,我纠结了几十年。仁兄,我已有打算了。忙完这个茶季,待劳动力闲泛了,我就雇上几个人将药草分类打包,装满几辆马车,径直送到京城的‘惠民药局’,由他们再将这些‘天物’分送到各地的药局。”
“好主意!”李煦和叫好。
两人走回堂屋,各自坐下。
“邦基兄,”张秉善有了新的话题,“你我之间除了文章和草药,还应该有其他一些值得商谈的事情吧。”
“什么事啊?”李煦和觉得这里面有事,“你我之间有必要搞得这么神秘兮兮的吗?”
“你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