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毒蘑菇种类一(1 / 1)
半卵形斑褶菇是一种生长在动物粪便和腐木上的蘑菇,也被称为“致幻蘑菇”。它的子实体具有毒性,误食后可
能会出现幻觉反应,故而又被称为“致幻蘑菇”。该蘑菇多生长在牛、马粪上。由于此蘑菇有毒,误食后中毒可
能会出现幻觉反应,故而又被称为“致幻蘑菇”。
臭黄菇是一种毒性较强的毒蘑菇,别称有油辣菇、牛马菇、鸡屎菌等。它的菌盖为土黄色至浅黄褐色,表面粘至
粘滑,边缘有小疣组成的明显的粗条棱,菌肉污白色,质脆,具腥臭味,麻辣苦。但往往食后中毒。该菌子实体
含有橡胶物质,可能利用此菌合成橡胶。
赭红拟口蘑是一种有毒的蘑菇,其菌盖有短绒毛组成的鳞片,颜色多为浅砖红色或紫红色,中部浮色,菌褶带黄
色,弯生或近直生。夏秋季生于针叶树腐木上或腐树桩上,群生或成丛生长。食用后可能产生胃肠炎病症。
毒蝇鹅膏菌、蛤蟆菌。子实体较大。菌盖宽6-2cm。边缘有明显的短条棱,表面鲜红色或桔红色,并有白色或稍
带黄色的颗粒状鳞片。菌褶纯白色,密,离生,不等长。菌肉白色,靠近盖表皮处红色。菌柄较长,直立,纯白
,长12-25cm,粗1-25cm,表面常有细小鳞片,基部膨大呈球形,并有数圈白色絮状颗粒组成的菌托。菌柄上
部具有白色腊质菌环。
豹斑毒鹅膏菌。菌盖灰褐色至棕褐色,有白色鳞片。子实体中等大。菌盖灰褐色至棕褐色,有白色鳞片。子实体
中等大。菌盖初期扁半球形,后期渐平展,直径75-14cm,盖表面褐色或棕褐色,有时污白色,散布白色至污白
色的小斑块或颗粒状鳞片,老后部分脱落,盖缘有明显的条棱,当湿润时表面粘。菌肉白色。菌褶白色,离生,
不等长。菌柄圆柱形,长5-17cm,粗8-25cm,表面有小鳞片,内部松软至空心,基部膨大有几圈
环带状的菌托。菌环一般生长在中下部。孢子印白色。含有毒蝇鹅膏菌相似的毒素及豹斑毒伞素等毒素。食后
半小时至6小时之间发病。主要表现为副交感神经兴奋,呕吐、腹泻、大量出汗、流泪、流涎、瞳孔缩小、感
光消失、脉搏减慢、呼吸障碍、体温下降,四肢发冷等。中毒严重时出现幻视、谵语、抽搐,昏迷,甚至有肝
损害和出血等。一般很少死亡。及时用阿托品疗效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