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话 天下文章属浙江(2 / 3)
江家先人来到涌泉镇之后,受小孩子首领的派遣,带领一部分义军家眷,在废墟上重建了涌泉镇。
从定居涌泉镇开始,历代江家男丁都要从军,而且军阶都不低。尤其是在明初,江家的先人还要求家中男丁会说外语,那是因为江家人加入义军之前,世代居于海上,经常和洋人打交道。
我的心里有些吃惊,不是因为老爷子说的江家先人会说外语,而是老爷子说的江家先人来到此地之前的情况。
居于海上、明初、会说外语、加入义军、跟随小孩子首领来到涌泉镇,所有情况集合在一起,江家先人的身份可以确定。宋元时期,东南海上生活着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世代住在海岛或者船上,不能上岸,一旦上岸就会背负谋反的罪名,他们被称为‘海民’。
而宋朝时期的繁华,吸引着无数外国商贾,尤其是海上来的船队。在外海活动需要人手,所以常常雇佣那些不能上岸的‘海民’。
宋朝时期的泉州,是外国人的天堂!
元末义军当中,就有数支由海上生活的人组成的队伍,当中名气最大的是陈友谅。
老爷子只记得那时候自己不到十岁,父亲从江家人手里接过大宅院的时候,很多桌椅家具都没带走。江家人走得匆忙,又和老爷子的家人是远房亲戚,所以江家人特别请老爷子的父亲,照料好大院里的东西。
“哎呀!”老人家叹息一声说道:“江家人走的时候,只带了几副‘家国柱石’的牌子”。
至于我们问得画像,也是许多年前,江家后人回到这里祭祖,将画像装裱起来,提出要带走。至于为什么后来没带走,老爷子也没记住其中原委。
9年代游客纷至沓来,杨家将画像找出来挂在前院的正堂,用来吸引游客,以示江家大院,曾是将门世家。
关于自己家挂着别人祖先的画像,杨家还商量过很久,最后还是老爷子考虑到最前面的小楼不住人,不犯什么忌讳,当做一处参观场所,况且祖上也粘亲,没什么大不了的。
来过江家大院的专家学者,的确给画像做过鉴定。说江家不是武将世家,很可能是‘官商’。
稍微过了一会儿,老人家转身对杨老板问道:“周家的老太公叫什么来着?活了一百多岁”。
杨老板直摇头,说他只记得小时候有那么个老头,叫什么早忘了。
“呵呵!也对!那我们叫他周太公吧!”老人家说道。周太公是光绪年间生人,在北洋初期,是县城文宣部公干,负责编写职务。
那时候的公干,是一些非政府职员的人,应要求帮助一些部门工作,没有酬劳只有补贴。
周太公有一次听游览的专家学者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