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话 教材和香格里拉(3 / 4)
他的宝座现在归我了。
在图文之后,出现了大量的文字记录。很多难记的地名出现,甚至还有一个叫那拔康省的名字,单从四个字的名称来看,这奇怪的名字很像西藏那边的。
记录都是手写的文字,字体连贯美观,很少出现错处,看上去很像摘录的东西,却记录的十分工整。内容当中反复提到清末时期,可除了那些绕嘴的地名之外,更多的是对那个时期一些时事的记叙。
不知道这些内容是说明什么,没有命题,看得糊里糊涂。
比如,有一段是这样写的:
‘四川地区很多旧时官僚,都迁往云南与藏地之间。而他们的近属,大多都选择留下,购置田产或者招兵买马,成为一支支散乱的小军阀,为当时出现的一些新权贵群体提供保护。
从清末开始,直至解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很多地区都陆续出现一些新城。虽是汉人主导的社会,但文化绝不单一,有旧时延续下来的主政方式,也有自发建立的领导结构,有的甚至是以与鸦片烟土相关的产业链建立起来的,相互只有活动往来,并无政府方面实质性的接触。
地名的叫法千差万别,城池又大多较小,所以在后来的数次战争中,很多城池没能保留下来,这和当地的民族意识有关。在战争后期,藏人重新占据那一地区,所以能找到的文献资料几乎没有’。
写这些东西的人到底想表达什么意思?都是废话你还写得这么认真。
往下又翻阅很多,当中提到一些根本没听说过的人物,只是一些小军阀,只是在他们有一些部下参加过后来的几场战争,他们都提到过一个地方——素野。
有关素野的一些记录较为详尽。这记录的人手法有问题,看到这里我才知道,他所说的云川藏交汇处,实则是横断山脉。问题就出在地理划分上,按照一般的划分,横断山脉很容易界定,可是他所表达的,正是于一般划分方式不同,其中人文因素很重。
他按清末生活在那里的民族,给那个地区分成两部分。一边是横断山脉的西部,主要是藏人和回、怒等族聚居的地区,而另一边则是以汉人为主的地区,同时排除,他所指的东部,绝不是三江流域,而是三江流域以北,一大片广阔的土地。
根据那些走过战争的人回忆,素野是民国后期才出现的名字,只是人们对他的称呼而已,就连城门上,都未必能有素野二字,关于这座只有几千人的城池,之前有很多种叫法。那里群山环绕,水系众多,很多人叫它汤城。形成一座小城池没多久,这里就被战火包围,逃走的人们很快将它忘记,外来人口,没有谁会把这里当做故乡,只是一个临时落脚点而已。
那个时候的战争,只是一城一地,没有哪一方会姑息。可想而知,战火过后的素野,就是一个死城。最主要的原因,是素野处在群山之中,残砖瓦砾在四野植被中,一是难发现,二是消失得很快。
乱七八糟的内容,我只挑出这些重点,他所说的地区,天知道那是哪里。至于三江流域,我以前倒是听人提起过,那美丽的地方好像是香格里拉,一个只在梦中才有的地方。
不仅仅是素野,记录中还有许多未曾听说过的地名,都是聚居在一起的很多族群。正是如此,没有统一的文化,所以它的风俗,人类生存元素无法保存下来。尽管风景如画,可是远离人口密度大的地区,小小的城池不会成为桃花源,人是随泼逐流的人,素野必然会在人的脚下消亡。
三江流域、广西阿池、还有新疆和田,三个地方在脑中画出一条线,一条阿约的双亲走过的路线。三队在新疆出事,阿约的父母在山野中隐藏一年,最后落脚在阿池。经过的地方也许就是云川西南的三江流域,横断山脉东部地区,那么,遇到老张的地方也就是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