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初冬(2 / 5)
袁绍这一个主意,差点让版本快进到东晋,不可谓不绝。
可惜,这个有望结束乱世的速通路线被刘虞自己给否了,是以唐人皮日休有言:刘虞不敢作天子,曹瞒篡乱从此始。
至于理由,可能是刘虞爱惜羽毛,也有可能是不想做傀儡。
但更大的可能是,他就是那种传说中的大汉纯臣,不愿行篡逆之事。
历史上献帝试图东归之时,远在幽州的他甚至愿意派出数千骑兵接应,只是被袁术截获才功败垂成,要知道献帝东归的目的地是雒阳,可不是幽州,他干这事完全就是费力不讨好,忠心可见一斑。
见刘虞不肯接招,袁绍又退而求其次,请刘虞以大司马之职遥领尚书事,以便按照制度对众人封官。
这样一来,虽然还是自封的官职,有了刘虞兼具宗室和三公双重身份的背书,至少比儿戏一般的自领互表要强出许多。
袁绍只要动动嘴,就能卖所有人一个大人情。
可惜,被刘虞再次拒绝——老刘的态度很明显,就干好自己幽州牧和大司马的本职工作,不越雷池一步。
至此,袁绍合纵连横的努力彻底告吹,河北的三家陷入诡异的沉默。(其实是四家,还有一个正在被吕布暴揍的并州张扬
只能说,这个时候的袁本初只有官场履历,对自己那未经检验的军事能力并没有什么自信,依然下意识地想通过政治权谋来解决问题。
不过很快他就会意识到,即便是领兵征战沙场,他袁本初依然是这个时代最顶尖的那一批人杰。
袁氏之攻,状若鬼神!
在正式坐上牌桌之前,袁绍还要解决一个问题——手上区区渤海一郡的筹码未免太小了,连军粮都要依赖邻居韩馥的供应。
若是能把冀州收入囊中,才算有一个配得上他的起点。
好在韩馥是什么人,他可太了解了。
简单地说,是个幸运的胆小鬼。
其人在雒阳为官时一直抱紧袁氏大腿,由此爬上了御史中丞的高位,凭的就是胆小听话,方便控制,才被推上去占据这个掌握监察之权的要害位置,而后之所以能被董卓举荐为冀州牧,治理这个民殷人盛,兵精粮足的大州,也是这个原因。
凭借着袁家掌舵者的身份,虽然按理说渤海太守是冀州牧的下属,但袁绍依然可以和韩馥平起平坐,甚至隐隐高出一头。韩馥即便有些不满,可别说翻脸了,连断他的军粮都不敢,最多也就是暗戳戳地缩减供应而已。
明明实力强横,却是个十足的受气包,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说的就是韩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