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长安夜(1 / 4)
长安,夜已深。
这段时间,李儒一直高强度工作,连他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稍微休息一会儿。
没办法,即使严格管制进出,董卓的死讯依然瞒不了太久。
在如此短的窗口期里,要从北军和禁军手里接管长安和禁中的防务,确保对天子和百官的控制,同时还要甄别其中的可用之人加以提拔,抽空还要给董旻突击升官——连固定的过度官职都省略掉,直接官至骠骑将军。
做完了这些,才算是初步把长安朝廷重新握在手里。
只能说,坏就坏在董卓死于突发事件,根本无从预防,好就好在董卓死于突发事件,起码还有董旻可以接班。
这个时候尚存一位集团内部公认的,可以服众的领袖,简直是上天留给董氏最后的眷顾,若是没有他,这些应急措施根本来不及实施,这群人就会先自相争夺起来,李儒可能就心灰意冷,选择销声匿迹了。
此为不幸中的万幸。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眼下的朝廷基本处于停转的状态,一切事务都要先经过李儒这间不起眼的小院,然后再交给董旻以骠骑将军府的名义下达命令,王允的尚书台则直接被架空了。
坦白讲,李儒并不喜欢这样站到台前,可事已至此,容不得他再有所保留。
此外,郿县的董氏亲族也已经全部转移到长安,以防再生不测。
若是有一张显示各方势力的地图就可以发现,原本占据大半司隶校尉部的董氏集团已经极度收缩,牢牢守住长安周边的区域,护住董卓给他们留下的遗产。
“咳咳——”
秋凉来袭,李儒满不在乎地咳嗽两声,翻开下一卷竹简。
他的面色有些潮红,脑袋因为睡眠不足而微微发晕,双手勉力撑住案角,维持住办公的姿势闭目养神,只是这样忙里偷闲了一小会儿,便继续拿起笔。
“郑公业的义舍,让他立刻关了”,李儒喃喃自语着写下批注,“外城的义舍也一并关掉,长安内外都不许聚众场所出现。”
他可能是手握大权的人里面,少数并不贪恋权力的。
直到现在,也不过是为了在这汹汹乱世中保住一大家子人的性命,为此,任何可能的威胁都会被他扼杀在微末之时。
反映在行事手段上,则是无比酷烈狠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