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1 / 3)
裕安擦了擦泪,起灶烧火做饭。
压的实实的米饭碗,端到祖父面前时,快7岁的老人高兴的像个小孩子,接过来嗅了嗅:
“哎,多少年没见过白米饭了,真香。”
裕安又将咸菜夹了少许给祖父:
“爷爷,趁热吃吧,以后,我让您每天都有白米饭吃。”
祖父脸上挂着满足的笑容,开始大口的吃起来。裕安也是风卷残云般,不多会儿,小半锅米饭就见了底。
吃饱了饭,裕安这才觉得一路颠簸过来,屁股略疼,腰酸。祖父看出他似有疲态,急忙打开柜子准备拿出被褥来给裕安铺上。打开柜子,忽然一拍脑袋:
“哎呦,看爷爷这记性,这么大的事情,不开柜子想不起来。你爹!有信儿来啦!”
裕安一听,瞪大双眼,嘴角不自觉的抽搐了下:
“您说?我爹?!”
祖父开心的应着:
“哎,哎,是呀,是呀。”
边应着边转身在橱柜被子底下,摸出来一块布来。原来信写在布上带来的。
“你看,这就是信。村西,贩驴马的蔡驴子给我带回来两件皮袄、十两银子。说是在西凉边上的马市见到了你爹。你爹言说军中有差事,现在还回不来,让他带这些东西回来给我。”
裕安急忙接过书信,果然就是父亲的字迹,那么熟悉的笔迹和亲切的话语,看的裕安鼻子直发酸:
“父亲大人在上:不孝子秉顺远在西北叩拜。一别数年,常遥望东南,暗自挂牵,未知吾父与裕安是否安好……”
信不长,看完,裕安却似有不解的望向祖父:
“西凉?”
祖父点点头:
“是,你爹现在西凉的兵营。因此,这封信来的时候,是缝在皮袄里面的。我想这么久了,你爹不应该没有书信带来。反反复复看了皮袄几次,看到一处线头与别处不同,才发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