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一夜鱼龙舞(2 / 3)
“要我说还是莱州进贡的玉棚玲珑九华灯更好,上下通体九九八十一盏,精致到了极点。”
“各位却是说漏了,若论华丽、庄严,哪盏灯又能比得上宣德门前,那由工部匠人精心构架数月,上书‘政通人和’四个大字的鳌山。”
“是极是极,方此鳌山,才能彰显出咱大宋的繁荣昌盛。”
但听得那楼下传来的饮酒作乐之声,街边茶馆中传出的丝竹管弦之音,宫墙上燃放的烟花爆竹之响,这上元夜的喧嚣与热闹,映水阁二楼的一处雅间内,一位中年文士却觉得自己与这汴梁城,显得是那么的格格不入。
那一颗曾经的拳拳报国之心,也渐渐的在这一派纸醉金迷中,彻底的死去。
中年文士眉头紧促,满脸愁容的叹道:“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啊!”
“樊川居士这句诗,用在如今这汴梁城,却是正合适哩;若非小乙也是见过这天下百姓疾苦的,这一年来见多了这汴梁城的鲜花着锦,怕也是要被腐蚀得干干净净。”
一位穿着锦衣华服的年轻人,推开雅间的门,缓缓的走到中年文士对面坐下,嘴角玩味的接过话说道。
但见这年轻人六尺以上身材,二十二三年纪,三牙掩口细髯,十分腰细膀阔,唇若涂朱,睛如点漆,面似堆琼,却是天生的一副好皮囊。
此人却不是别人,正是一年前被祝彪派来汴梁收集朝中信息,绣衣使青龙使,浪子——燕青。
坐在其对面的中年文士,乃是来京述职,昨日刚到汴梁的阳谷县令,武植。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武植又是长叹了一声,说道:“这大宋朝天下各路都已如一团乱麻,偏偏这汴梁城内却是一派醉生梦死之景象,直叫人心中无比悲凉啊!”
“武植哥哥却是无需这般感慨,这大宋朝已经从根子上烂掉了,于你这阳谷县令来说,你已是做得极好了。”燕青闻言直安慰道。
“却是武某无病呻吟了,不说这些了。”
武植拢了拢衣袖,转而一脸正色的问道:“小乙哥,事情怎么样了?”
“闻先生的书信,并柳公权的蒙诏帖,都由小弟亲自送到了蔡学士的府上,只那蔡学士言,要先见一见哥哥,才决定要不要相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