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3章 樊家井仿古瓷(2 / 3)
谢明轩听完之后,嘴巴张的老大,“这都行?现场造假?”
想要啥都有
樊家井,一切皆有可能!在这儿你可以看到历朝历代的瓷器,而且还都是名窑的。宋代汝、官、哥、钧、定5大名窑和耀州窑、磁州窑、钧窑、定窑、景德镇窑及龙泉窑6大窑系的仿品;你想要什么彩就有什么彩,影青瓷、青花瓷、青花釉里红、粉彩、斗彩、五彩、珐琅彩,想要啥彩有啥彩;元朝的,明朝的,清朝的,想怎么朝就怎么朝。要官窑有官窑,要民窑有民窑,你想要那个窑就能造那个窑,款识和真品一模一样,错了走样了包换。
“人家主打的就是个诚信!”陈阳在桌面上转悠着成化斗彩梅瓶,这么大一只成化斗彩梅瓶,谢明轩这傻小子也真敢买!
“都造假了,还诚信个屁呀!”谢明轩一脸泄气的骂了一句,随后看看手里的马蹄杯,疑惑的向陈阳问道,“师傅,你是怎么一眼就看出这是赝品的?”
“我看着挺好的呀,你看看这釉色、这胎质都没有问题,器形也算规矩,怎么能是赝品呢?”
这就是樊家井老工匠们的厉害之处了,陈阳拿过马蹄杯,给谢明轩讲了起来。景德镇传统的制瓷工艺十分复杂,有“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之说,意思就是说,一只小小的瓷杯,也需要七十二道工序才可以完成。
“七十二道工序,都是什么你应该学过吧?”谢明轩点点头,表示这玩意可复杂了,从勘山、开矿开始,一直到最后的写款、烤花。自己开始一直以为是从烧制开始算七十二道工序,没想到连勘山建矿运石都算上了。
“你以为呢,”陈阳微微一笑,“《天工开物》中有这样的记载:高梁山,出粳米土,其性粢软,两土和含,瓷器方成。”
高梁山即高岭山。1869年,法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来此考察,在对景德镇高岭村所产的一种白色瓷土作了详细介绍。他说,这是他所知道的最优质的瓷土,并用了产地高岭来给这种土命名。
在世界上已知的153种非金属矿中,唯有高岭土以地名命名,这也是景德镇得天独厚的优势。
樊家井的工匠,把古代所用的二元配方,即瓷石+高岭土按比例进行混合,形成瓷泥。进而用脚有规律地踩踏,排除泥料中的空气,之后再向揉面一样揉搓,再次将泥料中的气泡赶出,最后制成瓷泥,然后是拉坯,把瓷泥拉成古代瓷器的器型,从起步的第一项,他们就用了古老的方式。
之后就是绘制:瓷坯晾晒好后,就开始在上面绘画,主要分为勾画和分水两步,也就是描绘线条和渲染填色,这玩意在樊家井根本就不是难事,你到了樊家井就知道了,很多看店、带孩子的附近,一边给你介绍仿古瓷,手里还画着,没等你看好一件瓷器,人家已经画好一大部分了。
在樊家井,随便一个人都能画
“而且这种情况,在樊家井可以说在家家铺子都能看到,你就知道人家有多熟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