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千般皆如意,万事定称心8(5 / 23)
因此张辽主动请缨,独自率虎豹骑赶赴上郡、向胡人展示1番虎豹骑之精悍。
3年前,上郡犹为南匈奴右贤王之右部的活跃区域,但如今随着右贤王率部族整体迁徙至凉州,上郡如今已成为鲜卑人的乐园。
上郡,便是后世榆林北部、毛乌素沙漠南部这1带。在汉末,此地同样水草丰美,属于优质牧场。
汉末之时,无论南匈奴人、鲜卑人还是氐人,都远不是其部族鼎盛时期。
而在此时空,即便胡人这3大族抛开1切矛盾、团结起来对抗汉人,也绝无可能憾动卫府。
2者间的战斗力相差委实太远,即便用天壤之别来形容,也毫不为过。
以是故,当张辽率虎豹骑,在上郡长城外偶遇1部鲜卑人、并被鲜卑人主动发起袭击之后,其结果便毫无悬念。
【作者题外话】:接着上1章继续为您说。
比较有趣的1点,是刘禅未像刘备1般兼领刺史或牧伯。后主时代,所有的益州牧或益州刺史,均由权臣担任。
不过无论是蒋琬、费祎还是姜维,实际并不常驻于都畿地区。
蜀汉的历任大将军,均驻扎汉中,轻易不会返回成都。
这也侧面避免了相权对君权的侵蚀,保证了君臣可以和睦相处。
刺史与州牧的设置问题,以蜀汉政权最具分析价值。
蜀汉自诸葛亮死后便不设州牧;且诸葛亮在世时,州牧也唯有其1人而已,其余诸人,只能退求其次。即使尊贵如李严,也只敢“求为巴州刺史”。
相比之下,魏、吴两国既设刺史,又设州牧。究其根源,大概是魏吴领土广袤,没有蜀汉偏居1隅的弊端。
虽然“交分天下”之后,蜀汉的名义土地大大增加,但实际辖区却仅有益州1州,因此在地方长官的任免问题上,确实需要花费心思。
州牧有“镇安方夏”的名分优势,对于地狭民贫的蜀汉而言,不免显得权势过重。刘备、诸葛亮功德巍巍,自然可以出任州牧,但诸葛亮死后,“诸将才不及之”,便不宜继续设置州牧1职。
先主时,惟法正见谥;后主时,诸葛亮功德盖世……亦见谥。--《蜀书赵云传》
诸葛亮将自征之,(王)连谏……(诸葛)亮虑诸将才不及己,意欲必往。--《蜀书王连传》
刘禅虽然对军政事务兴趣有限,但也懂得维护权力的道理。州牧威重,难以驾驭,刺史威轻,更好控制。从执行层面看,刘禅无疑沿用并拓展了诸葛亮时代的旧制。
概而论之,无论是灵帝的“废史立牧”,还是蜀汉的“废牧复史”,其实均是对时代潮流的顺应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