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章 出兵(4 / 6)
众人听了之后,均是频频点头,深表赞同。
郑和又道:“所以我的意思是,不管之前的两手用了哪一手,以后都得把马尼拉周围的城镇拿下来,建立我们的殖民据点,同时这里也是一个补给港口,所以运输是不发愁的,等我们慢慢积累了足够的实力后,才会向下一阶段进发。当然,如果可能的话,最好能够将另外两座临近的城池控制在手里,以便我们更好的管控这个地方,毕竟马尼拉繁荣富饶,但却极度缺乏防御纵深。”
而郑和的想法,也正是想通过对马尼拉的控制,以及在海上的航运优势,可以在未来扩充势力。
郑和的设想不错,但这一切的前提,都是明军能在此立足。
时间在一天一天地流逝着,双方却如同两辆扔掉了缰绳,拼命地挥舞着马鞭的对冲战车一样,马上就要撞在了一起。
吕宋人的反应,比预想的要大得多,也迅速的多。
使臣迟迟不归,明军也始终没有向北做任何推进,这两件事情,都不符合吕宋国君臣的预期。
而有一件事情,也很出乎吕宋国君臣的预料,那就是地方各部族对于这件事情的积极性,有些反常的.高涨。
事实上,这就是信息差的缘故了。
吕宋国君臣里,是有不少人亲自去大明朝贡,见识过大明是何等强大的,所以他们决策的时候,顾虑会多很多。
但地方的部族,却压根连自己的势力范围都很少出,待在山里,能有什么见识?
他们对于大明的唯一认知,就是那是一个很遥远的国家,那里来的人很勤奋,抢走了他们的生意,并且很有钱,是不折不扣的肥羊。
过去,如果不是吕宋国王拦着,他们早就把马尼拉的汉人富商洗劫一万遍了。
而这次马尼拉的反叛事件,在他们眼里,那就是不折不扣的宰肥羊的大好机会。
至于风险?什么风险?我不道啊。
也不要笑,别说是这个时代,就是再往后,这种由于认知不对等产生的信息差,最后闹了笑话,都是很常见的事情。
地方部族积极请战,明军龟缩在马尼拉港不出来,此消彼长之下,也给了原本存有几分畏惧心理的吕宋国君臣一些很有道理的勇气。
似乎明军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强大?
不然为啥直接扣了使臣不敢回话,也不敢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