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赵相公办厂(1 / 3)
赵泰现在还有十万贯钱,两个月的粮食,再加上秋税,能够收八九万贯,可还是缺二十万贯,才能撑到年底。
现在已经过了农时,赵泰要在几个月内,将手里的钱翻倍,便只能利用商业。
睢水河畔,几家工坊初具规模,各种工具也已经配备齐全,可以进行生产。
睢宁临近楚州,县里几乎没有手工业,工坊所需的大锅、器械都是从楚州那边买过来,投入已经数万贯。
这次若是不成功,那赵泰立刻陷入财政危机,别说用好待遇留下,陈忠那批军官,就是自己募集的三万常备军,也得遣散屯田。
清早,城外棚户区,大群被安置去宿州和泗州的百姓,正收拾行装,拆除窝棚,成群结队地离开睢宁县。
一间棚户内,一名十四岁的少年,换了身还算干净的衣服,洗了把脸,对里面喊道:“娘,我去工坊那边看看,您等我给您带吃的回来。”
“儿啊!赵相公是好人,你好好给相公干活。”里面传出一个虚弱的声音。
少年名叫金诚,是河北来的难民,同那些举族逃荒过来的宗族不同,他与家人南逃,路上遇见蒙古、汉族军阀、土匪的抢劫和盘剥,原本千余人的队伍,现在就只剩下他和年迈的母亲。
这时金诚走在棚户区内,看见住了几个月的地方,正被拆除,一群群的饥民离开这里,前往安置地,心中百感交集。
官府出了安置政策,可以把他安置到宿州去,不过金诚听说睢宁城外的工坊招人,每月一贯钱,便想留在睢宁。
金诚是从村里出来,他这样的独户,被安置在本地人聚集的村落里,人家几十户上百户都是一个姓,他这个外来户,年纪又小,多半会遭人欺负,并且连个说理,帮忙的人都没有。
如果工坊能够每月给一贯钱,那收获不比种地差,他和老娘便也能生活下去。
因此金诚没有选择去宿州,而是希望在睢宁碰碰运气。
清早,没吃饭,金诚饿着肚子来到睢宁河边的工坊,发现工坊外已经聚集了上千百姓。
因为听说在工坊上工,一个月能挣一贯钱,许多百姓都被吸引过来。
金诚站在人群后,看着排起的长队,让他有些焦急,后悔自己没有早点过来。
前面这么多人排队,等下工坊招够人,他就只能去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