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灵活就业(1 / 3)
随着任平居于高位的时间越来越久,他方才愈发理解,什么叫做,能用钱粮解决的问题,都不叫问题。
大汉大司马,镇朔将军的名号还是好用,任平将消息散播出去,最简单的收益,便是原本往武陵郡赶的南郡,江夏郡人,开始往家里走了。
虽然这些人大多都是老弱病残,但是任平一视同仁,一边让南阳郡守孙德召集医师,给他们发药看病,一边吩咐王平带头,分发粮食给这些百姓。
回来的老弱病残,都是觉得自家到了武陵郡,也赶不到交州,即便去了交州,这一路跋涉也未必能活得下来。
在他们眼里,相信任平和继续跋涉去交州,风险程度相同。
人都有思乡之情,尤其是老人,讲究一个落叶归根,反正都是死,那为啥不死在自己的家乡呢?
任平对于这些老人的妥善安置,是一次非常好的广告效应,从结果来看,不亚于当初商鞅立木头。
大汉以“孝”治国,这些老人觉得自己活着够本了,但他们膝下子女,只要有活路,有办法,便没有几个人真能够抛下他们不管的。
任平的粮食才发下去,外出的南郡,江夏郡的青壮年,便开始陆陆续续的回归原籍了。
对于这种结果,占据武陵郡的张氏兄弟根本没办法阻止,他们也没理由阻止,大势所趋,那些南郡,江夏郡百姓,根本也不会听他的。
这便是漫无目的农民起义最大缺陷所在。
内部结构组织十分混乱,松散。
他们能聚集在一起,是因为外部的压力够大,大家都活不下去啦,眼看就要等着被饿死,便也不在乎自己干的事,会不会造成九族消消乐的后果了。
任平的檄文一出,外部压力没有了,原本就松散的流民组织,自然也就快速的土崩瓦解了。
有人的地方便有阶级,流民当中亦不例外。
任平不相信,在荆州成了名的张氏兄弟,还能和之前一样,与底层流民一起吃糠咽菜。
任平之所以用这个手段,有一个很大的依据,便是孙二头到了武陵郡传回来的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