诞日(5)(2 / 4)
梦境通常都充斥着现实中不可能发生的故事,光怪陆离,诡谲莫辨。鲸鱼在流彩中遨游,残骸在湍流中下坠。
一种假说认为,人在做梦的时候,实际上是在潜意识里整理自己的记忆。因为潜意识中不存在显性的逻辑,才导致理性上不能够同时出现的事物在梦境中强行“粘贴”在一起。
同理,“既视感”的产生也是因为“过去的某段经历或者某些经历的组合对当下经历造成的错误印象”。
比如按照有限的循环,我在过去肯定曾经坐在这个教室里第一组第一排最靠近教室大门位置上过;单页的临时数学作业也不算少见;我把作业夹在文件夹里忘做了这种事……呃也发生过一次两次吧。那么这几件事叠加在一起,是不是就和我目前经历的很像了呢?
过去整理记忆的时候也许不自觉地把以上几个要素埋在了一起,而它们在今天极度相仿的情景下被我再度记起,顺着我的脊椎螺旋朝上推进,冲破头盖骨绽放出纠缠的虚假之熟悉感。
这就是关于既视感的一种“科学解释”。
但虽说是能从科学的角度进行解释,却不一定能代表这个解释是真的。
从阴谋论的角度出发,大可存在一个机关,它不希望野生的超能力者意识到自己拥有预言的能力,故大力宣传“科学”来掩盖“玄学”。对自身能力丧失信任的超能力者们,也逐渐被自己的能力抛弃。这个世界上不会出现“我预判了你的预判”这样子的超能力大战,大家都过着平和的生活,可喜可贺可喜可贺。
人还是要有点梦想滴,万一真是什么超能力呢。长大之后被挖到第六局然后咔咔乱杀。
尽管这样子的即视感除了惊我一身虚汗没有带来任何实质上的好处。该没写的还是没写,该是白纸一张的还是一张白纸。
还不能自己决定将会看到什么。考试前再怎么发功也看不见拿到成绩的自己是笑逐颜开还是苦瓜脸。
触发的频率也不行,上一次遇见这种感觉还是在去年。那时红灯转绿,尔菲跟我道别之后转身往对街走去。我内心一悸,一股似曾相识的感觉涌上心头。记忆中的她似乎也是像这样背对我小跑离去。深红色的长裙和她不长的头发在风中摇曳,褪色的枫叶也随风从一旁的落叶堆顶端飘落至我驻足的脚尖。
可我除了默默目送她离去又能怎么办呢?兴奋地跑上前拉住她的手,告诉她我曾经在以前见过同样的一幕吗?
这种天马行空没有前因没有后果的东西,人家真的会相信吗,被她误会成我在刻意挽留她该怎么办?
这样子微不足道的小秘密,还是在有所成效之前藏在心底为好。
好歹再努努力,把这种预感活用到生死关头上触发吧。再不济也得是在重大抉择上。
跟大家吹嘘自己也许有特殊能力的我手上也没闲着,把其他该交的作业拿出来放到对应的课桌上之后我又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琢磨这份临时加塞的数学作业该怎么办。
总计五道应用计算题,不需要什么技巧。看起来是专门针对这次考试里测出来的薄弱环节。
但不需要什么技巧也就意味着就是硬算。这种题就算讨要其他同学的答案也只是缩小了照抄过程和自己写过程之间微小的时间差距。而且无论是何者都够呛在早读前完成。况且我还坐在前门,忘我赶作业的时候被多嘴的同学甚至班主任逮个正着,这就闹大了。
我也不想找同学借作业欠人情。不就没做数学作业嘛,小事。
我环顾了一下四周——处于教室最前沿的又一个没啥用的好处被我挖掘出来:不必三百六十度转头,九十度即可——除了几位踩点到校的“惯犯”,大家基本上都到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