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太学君子(1 / 5)
神都玉京,东郊,夫子山。
八千年前,夫子于黑暗动荡的年代中出生,在见识了百姓的疾苦和异族的凶残之后,他创立了儒学,教化人族,解救苍生;
这座山,就是他最开始讲学的地方。
后世儒家的学子们在此开枝散叶,最终形成了儒学第一圣地,太学宫。
三教论衡在即,太学宫担负着兴亡天下儒学的希望,压力不可谓不大。
因此每个月一次的清谈,成了学子们最关心的活动,而今次又不同于往日;
四大长老之中,除了在外治学的梅枝长老,剩余的三位都将参加。
之所以太学宫如此重视,还是因为本次的清谈,有一位外人要来参加:
梵天寺,普信禅师。
据说当年女帝征战天下的时候,统一了南方的妖族和北方的魔族,轮到西方的佛国的时候,她并没有痛下杀手,而是选择了和谈。
这一次的和谈,更像是一次双赢的合作,其结果就是女帝并不血刃的统一了西方诸多佛国,但也允许了佛门东渡,进入大夏境内开枝散叶。
梵天寺作为天下七大宗门之一,远在茫茫西海之外的西牛贺洲,与大夏有着万里之遥,以前并不曾有多少僧人亲自前来。
但如今,三教论衡在即,大夏民众亿万,人道昌隆,儒道释三家中的任何一家成为国教,都会身负莫大的气运;
所以虽远隔万里,梵天寺亦派出了五位高僧,引领一众弟子,来到了大夏的京都。
第一位抵达玉京的,就是这位普信禅师。
据说此人佛法精深,通晓音律,能言善辩,修为极高,是梵天寺五大神僧之一。
太学宫在三日前,收到了他的拜帖,点名要拜会梅兰竹菊四君子中的兰萼君子:
“素闻兰萼君子为太学雅望,诗书满腹,才冠古今,更有渔樵问答之志趣,阳春白雪之风流;
贫僧普信,西牛贺洲一老僧也,佛法粗浅,道行低微,难戒贪嗔痴怨,唯爱琴音妙曲:
今踏足天朝,慕太学之威仪,仰鸿儒之情操,愿以琴会友,以增贫僧之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