珀波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 历史 > 你不了解的两晋南北朝 > 第二十八章 悲情谋士

第二十八章 悲情谋士(1 / 1)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种田山里汉:神医美娇娘 苏子的一生 绝世唐门之枪神传说 举国飞升 启元辉使 方雷尘 黄昏见证 卓群高大壮人已成球 人在聊斋,胆大包天 诡异之居

拓跋焘是拓跋珪的孙子,他在很多方面跟他的祖父还是有几分相像的。拓跋焘在统一北方的过程中,随着战争的节节胜利,随着国土面积的不断扩大,他同他的祖父一样开始迷惑,一样开始失去政治方向,逐渐开始犯他祖父曾经犯过的错误,那就是迷茫、焦虑,最后胡乱吃药,胡乱杀人,这在他晚年也成为了一种常态。那么包括帮助他统一北方,大破柔然,可以说是居功至伟的一个汉人谋士,也没有逃脱悲惨的命运,这个谋士就是崔浩。

崔浩来自于清河崔氏,这个家族在当时,甚至到隋唐时期都可以说是中国北方第一大望族。崔浩从小就聪明好学,当时天下没有什么学术流派是他不关注的,简直就是学霸中的学霸。然而学霸只是他的一个方面,他更引人关注和人所不及的是他的运筹帷幄、算无遗策。拓跋焘时期一个又一个的军事胜利,可以说是崔浩一个又一个算无遗策的实证。

北魏在拓跋嗣当政的时候,南方正值刘裕当权。刘裕在灭了南燕之后,出兵攻下洛阳,然后继续向关中进发,要灭后秦。这个时候就有人向拓跋嗣提议,说如果我军在孟津一带,在黄河渡口一带派出去一支军队,等刘裕进关的时候,切断他的归路,那么刘裕的军队就会不战自乱。拓跋嗣一听很高兴,准备采纳这个建议,转头就问高级顾问崔浩,这个建议怎么样。崔浩说这个建议不行,理由如下。第一,后秦当时已经腐败不堪,而刘裕兵多将广,灭后秦是完全没问题的,所谓的切断后路完全是无稽之谈。第二,刘裕虽然能攻占长安,但他不可能久居关中,刘裕的志向不在关中,他的志向是回南方取代晋。刘裕的这点小心思连北边的崔浩都早已看出来了。第三,等到刘裕退兵,关中就会变成它的鸡肋,舍又舍不得,守又守不住,到那个时候,我大魏要取关中易如反掌。后来,刘裕进关中,很快又回南方,留他的儿子镇守关中,而他的儿子最后丢掉了关中,这一切完全在崔浩的预料之中。

到了拓跋焘时期,北魏想解决柔然的问题,拓跋焘曾经九次北伐,其中规模最大的那一次,所有人都不同意,只有崔浩支持他北伐柔然。反对派和支持派就在一起辩论,结果反对派请来了一个著名的人物,名叫张渊。张渊原来是前秦皇帝苻坚的太史令,当年他就夜观天象,认为绝对不能打东晋。如果打东晋,军队必败,国家必亡。苻坚不听执意要打,后来果然败了,前秦也灭亡了。所以这个张渊有“神算”之称。张渊来了之后又开始说他的老本行,说天时,经过一番陈说,最后得出一个结论,说如果你出兵的话,这一次北伐必败,即使侥幸取胜,主上您也怕是性命堪忧。

拓跋焘还真不信这个邪,但他心里也迷惑,张渊说的可是“天意”,是代表上天说出来的,那天意会不会还有其他想法。而崔浩正是算天命的好手,所以崔浩就发表自己的意见。他说自己这段时间也在夜观天象,看出来这次北伐一定会成功,还说出了另外一番“天意”:我们这次出兵是要去干一件非常之事,平常人是理解不了的,等到伟大的人物办好了这件非常之事,你们就等着享受胜利成果吧。由于崔浩在这方面的学术造诣非常高,张渊自知比不上,他知道说天意说不过人家,于是就回到人间说人事了。

张渊继续说,虽然天意如此,但还有两个具体情况。第一,刘宋会不会趁我们北伐之际出兵来伐我们,这样一来我们将腹背受敌。第二,柔然地处漠北,我们即使得到了他的地,也不可食,即使得到了他的民,也不可臣。冒着刘宋攻打我们的危险去打一场无谓的战争,有什么必要呢。这个时候崔浩不客气了,说你张渊是太史令,说天时是你的职责所在,但当前形势和局面就不是你该谈的了,这不在你的业务范围内,你不懂。崔浩提出,我们北伐的时候刘宋绝对不敢动兵,另外北伐必胜,因为柔然过去就依附过我大魏,他的地就是我们的地,他的臣和民就是我们的臣和民。只要我们把柔然的首领打败,他的地就仍然为我所用。

在这场辩论中,崔浩可以说是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崔浩谈的天时、形势消除了当时人们的顾虑,建立了北魏上下一心,攻打柔然的这么一种信念。后来的形势发展又和崔浩说的极其相似,所以说崔浩运筹帷幄、算无遗策的能力太强了。但就是这样一个善于谋略的大家,却不善自谋,没有算好自己的结局,最后落了一个非常悲惨的下场。

首先,崔浩虽然为北魏服务,自己也长期居住在胡汉杂居之地,但他仍有汉人情结,希望东晋、刘宋能保留汉人的一些血脉。其次,崔浩因为自己出身高门,所以想在北魏重新建立门阀的观念,把门第次序重新排列。再则,崔浩崇尚儒学,所以他对外来的宗教和文化都很排斥。当时佛教盛行,汉族和鲜卑族的上层都把学习佛法当做一种时髦,但各个寺庙也常常成为北魏反对派的窝藏点,这样一来拓跋焘就觉得佛教在冲击他的统治,因此他下决心对佛教进行打击。这个时候崔浩公开支持拓跋焘,甚至还出谋划策,大杀和尚,毁灭佛寺。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太武灭佛”事件。当时信佛的人不计其数,崔浩此举得罪了一大批鲜卑贵族。此外,随着崔浩的功劳越来越大,他的地位和权力也越来越大,他变得嚣张起来了,甚至和太子拓跋晃产生争论,最后还争赢了。

以上四点,使得崔浩在北魏结怨甚多。而结怨一多,只要有一个导火索,可能就会使你身败名裂。很快,这个导火索就来了。拓跋焘觉得自己统一了北方,功劳甚大,于是就想修国史,这个修国史的重担自然就落在了崔浩身上。拓跋焘还指示,国史就要实事求是,不要遮遮掩掩,于是崔浩就秉笔直书了,把拓跋部的起源、发展、壮大都原原本本地记录了下来。这里头就有诸多的宫廷阴谋,诸多的杀戮,诸多本来不该公之于世的事情。更关键的是,崔浩在亲信们的唆使之下,把这个揭人老底的国史统统刻在了石碑上,在平城的郊区建了一个巨大的碑林。这下子整个北魏贵族都愤怒了,拓跋焘也及其恼火。在盛怒之下,他就把崔浩全族都给诛杀了,另外和清河崔氏联姻的范阳卢氏、河东柳氏、太原郭氏等一大批家族也统统灭门。

崔浩的死,对拓跋焘来说也是重大的损失,他失去了政治上的导师,失去了军事上的高参。如果崔浩没死,拓跋焘后来的南征可能就会是另外一个结果。只是历史没有如果。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皇孙凶猛 真千金太霸总,大佬秒变娇夫 她被活活烧死后,全家后悔了 重生到四合院不当恶婆婆 我无意中攻略了小说女主 逍遥四公子宁宸雨蝶小说超前更新最新章节 逍遥四公子宁宸雨蝶全文免费阅读小说完整版 逍遥四公子宁宸雨蝶免费阅读完整版大结局 逍遥四公子宁宸雨蝶全文阅读最新更新 懒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