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土地和海洋(2 / 3)
在船上看着这一幕的李仁军钱观廷等人,内心都在闪着不同的念头。
还是弗里德斯这个荷兰船长最先开口,他望着河边那一队队乞丐似的纤夫,感慨地说道:
“……这些纤夫,看起来要比欧洲的纤夫更加辛苦,这么冷的天气,他们很多人居然连上衣也没有!
不过他们的精神倒是很不错……苦难似乎没有把他们压垮。”
“他们只是勉强活着而已,再不乐观一些,恐怕只有死路一条了!”钱观廷语气平淡,这几天他从罗兆华那里知道了不少大明朝的细节,还去工人宿舍和工人们聊过,已经了解了一些内情。
只听他继续说道:“……我们都知道,大明,是一个人口过剩的王朝,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农民因为天灾人祸而破产,他们为了活下去,只能去做最低贱的工作。
我们看到的这些苦力纤夫,大多也是破产的农民,他们虽然不是漕运衙门的正式工,只是临时雇工,但总算卖力气就不会被饿死!
而相当一部分破产农民最后的下场,不是卖身为奴,就是沦为乞丐,最后成为城市和荒野的一具无名尸体。
另一边,城市和乡村的士绅们,却趁机大肆兼并土地,然后囤积粮食,等待青黄不接的气候,用极高利息把种子农具借给租种土地的佃户,从后者身上压榨出最大的价值……
但这些肆意盘剥的士绅不知道,他们,还有整个大明朝,其实坐在一座随时会喷发的火山上!”
弗里德斯听完,也点头道:
“……您说的没错,专员先生,人口太多而土地有限,这对欧洲国家来说也是很大的麻烦!
区别在于,欧洲几乎没有哪一年不发生战争和瘟疫,所以人口其实并不容易达到土地承载的极限,而且西欧和中欧活不下去的农民,也可以选择参加佣兵或者签订移民契约去新大陆。
但大明帝国的朝廷官员和商人们,好像几乎不会这么做?
大明距离东印度群岛明明很近啊?不用特别先进的航海技术,也可以把过剩的人口转移出去,为什么要放任人民挣扎在破产和饿死边缘呢?
老实说,当我得知东番岛距离明帝国的福建行省只有两天的航程时,我就感到非常奇怪……因为如果我是明帝国的皇帝,我一定不惜代价地打造一支能够保护关键航线的舰队,用战船和军队为帝国拓展生存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