珀波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明空心语 > 视角法则(十一):第6小节

视角法则(十一):第6小节(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小欢喜:我成了张小宇的哥哥 大主宰之修罗 见鬼,说好的全网黑呢? 人在奥特:我有一个奥特曼聊天群 九秋云浮 世界原型 身价曝光后,我成了国民老公 来往1920做买卖,我成了大佬 满级绿茶绑定真话系统后火爆全网 复仇王者李七曜

知行合一,致良知: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这里面最核心的关键词是“致良知”。什么是良知?如何致良知?在《雪漠心学概论》中,雪漠老师曾专门论述过阳明心学里的“良知”与雪漠心学里的“真心”的关系。

所有向内寻求的学说,都不约而同地指向心性,只在名相与概念上有所差异。佛学称之为“佛性”“如来智慧”“真心”“本元心”“本来面目”等等。阳明心学称之为“良知”。雪漠心学称之为“真心”,真心者,离妄归真,湛然莹彻,无所污染。——《雪漠心学概论》

圣者变凡夫,凡夫变圣者,也就是瞬间之事,在于一念之间。一念之间如何转?阳明言:“人皆有良知,圣人之学,就是致此良知。自然而致的是圣人,勉强而致的是贤人,不肯致的是愚人。虽是愚人,只要他肯致良知,就和圣人无异。此良知所以为圣愚之同具备,而皆可为尧舜者,以此也。”阳明心学认为只要能致得人人本具的良知,便可转凡为圣。大手印文化认为,只要能认知人人本具的真心,使其智慧光明显发,凡夫即成圣者。因为认知真心之后,便明了一切事物之实相,不会迷惑于变化纷繁之现象,不因此而执著,无分别得失之心,处事能随缘任运,成为真正的觉悟者。——《雪漠心学概论》

无念或无情绪并不是判断真心的标准,甚至相反,真心是一种“活泼泼”的状态,有念不牵绊,有情绪不扰心体,时刻处于清明觉知。《景德传灯录》记载唐代无住禅师的一段话:“真心者,念生亦不顺生,念灭亦不依寂,不来不去,不定不乱,不取不舍,不沉不浮,无为无相,活泼泼平常自在。”指的正是真心之灵活自由,毫无矫揉造作,更非死寂。

阳明与学生坐在井边观水时,谈及良知,以水之特性与人心相类比,说道:“须要时时用致良知的功夫,方才活泼泼地,方才与他川水一般。”流淌不息是水之体性,时时运用是真心之体性,水若静止,是为死水一潭,心若不用,则死寂空荡,何言智慧?

是故,儒家和禅门虽从不同源头处得到“活泼泼”的真心旨趣,但二者具有高度的一致性,都肯定了心之自然、灵动、毫无造作的特性。——《雪漠心学概论》

最近,我们还谈到“致良知”,良知也是人类的本体智慧,而且跟真心是一个本体,只是因为用有不同,才会各有侧重——用于智慧,叫真心;用于道德与慈悲,则叫良知。——《雪漠智慧课程》

通过以上几段内容,大体上可以了解阳明心学之“良知”与雪漠心学之“真心”的异同。它们之间的同,是本体之同,它们之间的异,是同一本体的不同之用。良知侧重于道德,真心侧重于智慧。

那么“良知”中就没有智慧吗?其实,良知中也有智慧。“真心”中没有道德吗?其实,真心中也有道德。虽然如此,但两者关注的重点仍然是不同的,于是,一个名曰良知,一个名曰真心。

“致良知”,如何致呢?阳明先生提倡“格物致知”——格去物欲,良知即致。

对于如何“致良知”,阳明先生提出了“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无善无恶心之体:阳明先生在此明确提出了心之本体论——心之本体,无善无恶。无善无恶,即超越了善恶,非善非恶。

儒家学者对于心之本性历来有不同的观点,其中尤以孟子性善论和荀子性恶论为典型代表。

虽然在孟子的时代,告子亦提出了性之无善无恶论,但影响力始终不大。

阳明先生在四句教中,巧妙地避开了心之性,而用心之体来论述:无善无恶心之体,从而开创了儒家心性学本体论的新创见。。

体比性更为根本,性从属于体,因此从体的角度阐述“无善无恶”的性质、特点,更易于为人们所接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斗破之无上之境(斗破苍穹之无上之境) 为了不被勇者推倒 笑傲之嵩山冰火 火影之无赖 位面旅行指南 住手!这是你师弟啊! 从钢七连到合成师 退婚?好啊,我要把你家买下来 重生灌篮2012 不可思议穿越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