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角法则(十一):第4小节(1 / 2)
对于智者的“通达之道”,前面分别阐述了佛陀和庄子的“通达之道”,他们分别代表了佛家和道家超越智慧的视角。接下来说说以阳明心学为代表的儒家超越智慧的视角。
通常,我们习惯于将儒家归于“世间法”,而将佛家和道家归于“出世间法”。出,即是超越的意思。言下之意,似乎儒家没有究竟超越的智慧。依一般学者们常用的视角而言,的确如此。但在某些独特的视角下,对于这个判断或许可以商榷,下面试分析之。
笔者从阳明先生心学经典语录中选取了几段内容,并归纳成了三段话,以作为阳明心学心要之代表——
1.心即理也: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2.知行合一,致良知: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3.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在笔者看来,阳明心学核心精要的逻辑结构可以表述为: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此心光明
阳明先生一生的教导与著述皆是对此逻辑结构的阐发。
先说第一个内容:心即理。
“心即理”是一种典型的东方心性智慧视角下的世界观: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在这里,“心”是一切万有的本体,万事万物皆是本体之用。“理”,既有客观之理,也有主观之理,亦有理学家所言之天理。
自孔子开创儒家以来,不管其思想如何发展变化,其“仁”之圣心道脉皆无改也。所以,“理”即“仁之道”“仁之理”,合于“仁之道”“仁之理”,即为“天理”。
对于儒家修行而言,“心即理”,即是说以心性智慧训练为根本,将万事万物都纳入到心性智慧训练中,以此来“去人欲,存天理”,复归于“仁”。
从世界观的角度而言,世界乃是映现在心中的世界。对于人的生命而言,并不存在一个完全独立于人的生命感知之外的“他世界”。或者说,即使存在这样的“他世界”,也可存而不论。既然这个所谓的“他世界”与人类的生命没有任何关系,那么也就没有必要去讨论它。
儒家所关心的,是与人类生命有着密切关系的“自他一体”的世界。这个世界对人类生命的所有影响,皆离不开心的作用。从人类本身出发,人类感知到的所有一切世界、天地宇宙、万事万物,皆存在于人类的认识之中。换句话说,就是皆存在于人们的心中。离开了心的认识作用,就无所谓世界。这与我们通常所熟悉的世界观——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类意识作用的客观存在——截然相反。这种世界观我们可以用“物即理”来代表。
那么,对于“物即理”和“心即理”,我们到底该如何看待呢?笔者在此引入视角学范畴“心-视角-视界-世界”作为参照系,情况即可一目了然。
“物即理”,其所言之“物”,对应的是此参照系中的“视界-世界”,而“心即理”中,所言之“心”,则对应的是此参照系中的“心-视角”。“物即理”,关注的重点主要在于“视界-世界”,而较少关注“心-视角”。“心即理”,关注的重点主要在于“心-视角”,而较少关注“视界-世界”。但其实,“心-视角-视界-世界”是统一的整体,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全息含摄”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