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章 法正:张任跑了没关系,我就没打算攻雒城(1 / 4)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此乃自然之理。
张飞和魏延为了让绵竹守军无心死守到底、不至于作困兽之斗,一个多月来,始终对城池围三缺一,把南侧一整面城墙都留出来,供敌军撤退。
这样的部署,当然可以动摇守军的意志。让他们在正面搏杀中一旦落入下风,或者被进攻方在城头站稳脚跟,守军便会人心惶惶,想着逃跑。
但这样的部署,劣势也很明显,那就是一旦守军真的崩溃逃亡了,进攻方也没法围歼之。
最多派出轻兵快马衔尾追杀一阵,能抓多少抓多少。可如果撤退的敌军选择四散而逃,进攻方就只能挑其中几队追击,其他大部分人还是会成功逃散。
当然了,深谙兵法的看官,或许会觉得:魏延就不能提前在城南三五十里处常设些伏兵,等守军逃亡经过时突然杀出,当头拦截,全部包饺子干掉么?
这种想法当然是很好的,罗贯中写《三国演义》时,也经常大笔一挥就安排这种爽快剧情。但很可惜,结合成都平原附近的地理环境,这招却不好使——
绵竹城地处青城山脉和龙泉山脉北侧相交的缺口处,是成都以北二百里外一个绕不过去的要隘。而一旦过了绵竹城,再往南就是彻底一马平川的平原腹地。
而且成都自古天府,和平日久人多地少,能开垦的地都早就充分、彻底开发了。以成都城为中心,半径二百里内的核心平原,全都是平旷肥沃的农田。
你想在这地方再找点丘陵或者密林都很难,伏兵总不能在一望无际的田野上埋伏吧?更兼如今寒冬腊月,田野上草木秸秆都没了,全部光秃秃一片,连只野猪都藏不住。
魏延如果想提前伏兵,早就被敌人发现了,那反而会弄巧成拙。
客观条件确实不允许设伏,最终的结果,也就显而易见了。
在张飞和魏延的先头部队登城后,张任很快就崩溃、撤逃。魏延反应已经算快,连忙派人绕到南门外,能拦多少拦多少。拦了之后,还分兵追击了二三十里地,等敌军彻底逃散了,才无奈收兵。
而张飞这边,已经在这几个时辰内,突破掌控了绵竹各门,并且进行了巷战清扫。
城内的残敌倒是没怎么抵抗,到当天天黑前,就基本被成建制迫降了。只有些零星的乱兵游勇,还在那儿趁火打劫,估计需要几天彻底恢复秩序。
张飞和魏延都是一夜没睡,一個肃清恢复秩序,一个追击到追不下去才回返。次日一早,两人碰头后,粗略统计了一下战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