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底(1 / 3)
十年前,桓阳村。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夕阳西下,村庄的私塾里,孩子们摇头晃脑地诵读着,一位教书先生一手背在身后,一手握着书卷,徐徐行走在孩童之间,听着这朗朗的读书声,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但下一刻,先生的脸色马上变的阴沉,因为这教室的最后一个座位竟然空空如也,离开的人甚至没有把书本带走,只是草草放在地上。
先生扭头看向窗外,太阳半个身子都隐没在大山后面,渺小的村落被笼罩在巨大的阴影里,压得人有些喘不过气来。
“天也不早了,今日便散学吧。”先生走回教室前面,对大家说道。
“先生再见!”孩童们起立作揖请安说。
先生点了点头,随后慢慢走出了教室。待先生走后,孩子们瞬间找回自己的本性,三五成群、嘻嘻闹闹地跑回了家。
私塾先生一个人走在黄土路上,路的两边是邻里的农田,一排排金黄的麦子静静伫立着,傍晚有凉爽的山风拂过田间的小路,先生的发须也被吹得起起伏伏。
村子坐落在桓阳山脚下,里面住着十几户人家,民风淳朴,村民们大多都以种地为生,偶尔也会去离村落几十里的九渠城用木柴粮食换些银两。虽说生活不是很富裕,不过这么多年生活下来,村民们倒也自得其乐,因为村子的地点很偏僻,所以很少会有外人进入,人们也享得清闲自在。
先生姓陈,单名一个潜字,是这村子里学问最高的人,也是唯一一个读过书的人。陈潜年轻时考中了进士,做了一个小官,但因当时朝廷暗潮汹涌,自己投奔的那位大人被贬,陈潜也受到牵连,于是他索性不再做官,回到了母亲生活的村子里,在当地娶了一个女子为妻,做了一位教书先生。
几年后,陈潜的妻子为他生了两个儿子,哥哥起名为明思,弟弟则叫长生。也不知是不是名字的缘故,哥哥很小的时候就明事理得早,五岁大的时候就跟着父亲早上上山砍柴,然后和父亲学着种地,个子还没有父亲高时就已经成为家里的顶梁柱。
如今明思已经十五岁,家里有他在,陈潜也安心不少。反观长生,他的淘气劲在村里人人皆知,每次惹祸,都免不了被陈潜用戒尺打手心,但打完之后依然疯玩,这也让陈潜头疼不已。
今天本该是长生上学的第一天,结果下午他就忍不住跑了出去,明知道父亲是教书先生还这么放肆,真是……
“唉……”陈潜叹了口气,负手走向家中。
“爹!”
陈潜转过身,看到明思一脸喜悦,正挑着两筐蔬菜油盐走向他。陈潜笑了笑,刚想说些什么,却突然想起长生,脸色一沉,问道:“明思,你可看到长生了?”
“长生?他还没回来吗?我走的时候看到他往湖边去了,后面还跟着一群孩子,应该是去玩了吧。”明思如实答道,末了,又补充一句,“爹,是要吃晚饭了吗?那我去叫他吧。”
“不必,他若是不回来,以后的饭他也不用吃了!”陈潜面色冰冷,也不解释,直接转身走回了家中。
明思心中一紧,心想爹肯定又要教训长生了,于是赶紧把筐放进院子里,自己撒开腿跑向湖边。
“我们就比谁先游到对岸,你要是输了,就别来打扰我们。”长生对一个高个孩子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