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九章 风帆战列舰(1 / 3)
“什么,封舟到了?”
“封舟到了!”
“这……这怎么可能?”张顺觉得此事简直不可思议。
那么大一艘“巨舶”,就这么一路沿海开过来了?
“经过问询操船的水手,据闻此船出使琉球以后,由于损坏较大,朝廷又没有专款修复,故而一直停泊在长乐港内。”高起潜不由回答道。
“以奴才计之,定是此船非同小可,福建上下轻易不敢使用,又无修复款项,故而拖延至今。”
“恰巧陛下下诏,他们便把这个‘烫手的山芋’丢了过来。”
“这是烫手的山芋?”张顺闻言哭笑不得,同时也对明末的官僚作风有所了解。
说白了,就是这个船固然很珍贵,但是一则修复要钱,钱从何处?
二则,一旦修好了,朝廷调走怎么办?
即便朝廷不调走,哪天想起来问起此事,追究自己一个擅用之罪,岂不是得不偿失?
既然修好了,对自己只有坏处,没有好处,这艘巨舶自然只能停留在港口之中。
刚巧“陛下”来诏,众人巴不得早点把这个船开走,省得每年维护也要花一笔费用。
其实,这事儿的真实情况,倒也和高起潜猜测的也大差不差。
原来在出使琉球的杜三策、杨伦等人返航之际,遭遇到“飓风”,折了主桅,随风漂流,万幸折回了福建。
众人完成使命,自然回京复命,但是这封舟就滞留在福建。
彼时,福建沿海海患严重,面临着大盗刘香、郑芝龙以及占据了台湾的荷兰殖民者的威胁。
前后两任福建巡抚,不是没有考察过此船,产生将其改造成战船的心思。
奈何一则这封舟巨大无比,不利于近海操纵,二则断了主桅,难以修复。
之所以难以修复,是因为这主桅材质非同小可,乃是采用陕西所产金丝楠木为之。
这金丝楠木属于大乔木,“高者十余丈,粗大数十周”,具有“水不浸,虫不蛀”,不易开裂、不易变形等特征,故而是理想的建筑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