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到达谷州(1 / 2)
就这样易舟生无可恋地坐着时不时抖一抖的马车到达了谷州境内,旁边的杜茹静满脸担心地看着自己的父亲。
易舟只得解释道自己病刚好,没什么精神,养一段时间就好了。
心里想却在想,幸好原身老婆因为身体原因没有陪他来谷州,要是来了,易舟说几句话铁定露馅,小孩子还好糊弄些。
就这样易舟在车上思考了几天,也没什么头绪,最后只能摆烂地想,走一步看一步吧。
虽说是摆烂,但在车上的几天,易舟也没闲着,侧面打听出不少消息。
现在是贞观十五年,李世民还在位。但易舟看过历史记得贞观十七年太子李承乾就会逼宫造反。
虽然太子和魏王是一母同胞,但因为李世民种种骚操作,让兄弟两人就势如水火,冰火不相容,最后导致惨淡收场。
易舟记得压倒李承乾的最后一根稻草就是贞观十六年二月,由魏王李泰主编的《括地志》完稿,唐太宗非常高兴,如获至宝。
不仅将这部著作收藏进了皇家的藏书阁中,还接二连三地大肆赏赐李泰,先是赐“物万段”,紧接着又每月赏赐大量的财物,数量之多甚至超过了太子的规格。
李世民这种种骚操作,让自己的儿子李承乾心中日益不安,贞观十七年,李承乾终于被李世民逼得没了理智,于是纠结侯君集一行人密谋造反,并且失败告终。
易舟一想到这更加忧心忡忡,只剩两年不到时间,原身作为太子属官,即使他没有参与造反,贬官在谷州,也脱不了干系,最终也免不了李世民的雷霆之怒,易舟记得涉及官员都没有好下场,杀头的杀头流放的流放。
虽说到了唐朝,易舟也不想就这样去死,死亡的滋味体会过一次,再也不想体验第二场。
现在唯一自救的方法就是阻挠李承乾造反,所幸的事,易舟了解,李世民本没有移储之心,所以事情可回圜的余地就很大。
既然李泰写了括地志,引得李世民大肆宣扬,从而引发李承乾的嫉恨和不安。那么易舟也可以和李承乾互通书信,先打消他的忧虑,再助他成为一番事业,易州也不相信,别的穿越者,都牛气哄哄,怼天怼地的,轮到他就是被砍头流放的结局吗?
易舟不相信,于是打定主意,一定要先和李承乾搞好关系,再慢慢地深入他的内心,转变他的心态和想法,不过现在说这个为时太早。
现在首先要解决的是他入职问题,他现在应该是谷州刺史,大概就是现代一个地级市的市高官,易舟通过对比,发现谷州就是现代的河南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