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李世民的反击(2 / 3)
可是面对千万百姓,他又能如何?只能捏着鼻子听着不是?
现在他挨了骂了,也让世家的人尝尝挨骂的滋味,让他们也享受享受。
“玄龄,着中书省拟旨,明年三月,大唐再开科举,为国选材,此事就由你主持吧!
随着国立学堂越来越多,大唐的读书人也会越来越多。以后的科举,每年都要举行了,这事你也上些心,拿出个可操作的章程来。”
科举制度,唐初并不完善,而且也不怎么重视科举。
没办法,此时的读书人基本都是世家的子弟,不管是科举还是举荐,入朝为官的也多为世家之人。
现在就不同了,国立学堂设立,百姓都能读书了,明年可能还见不到成效,可是两三年之后,普通人家的孩子也就都能参加科举了。
即便普通人家的孩子没有世家子弟那么扎实的功底,可是大浪淘沙,总能剩下几个不是。
世家人口不过百万,跟几千万的普通百姓比,世家的人还是少了些。积少成多,用不了几年,朝廷地方上的官员就能被普通人家的子弟替换下去不少了,到那时,世家再敢闹腾,他就敢提着刀去砍了他们。
长孙无忌的效率很高,七天之后,大唐那些人口集中的州府同时冒出了一些拿着传单的朝廷信史,在大街上一边跑一边喊,朝廷征收商税是为了在大唐每个州府乃至县乡都设立官办学堂,只要是大唐登记在册的子民都可以免费去国办堂免费读书。
大唐明面上只有三百万户,可是没有登记在册的也占不少的比例,至少也有上百万户。
不登记造册,为的就是逃避税赋和征兵。现在国立学堂要办,正好可以普查一下大唐的人口。
一边是税赋和兵役,一边是前程,这就有些难以取舍了。可是大唐农人的税赋并不高,相比高额的束脩和书本,税赋和兵役也就不是那么难以承担的了。
除了这些明面上的传信人,混入这些州府的还有一些奇奇怪怪的人。
“你听说了吗?朝廷要收商税,然后把收上来的商税用来办学堂。听说只要是大唐子民都能去学堂上学,而且不用交束脩,就连书籍都是免费发放的!”